第269章 奉辽会战(本章有插图)(1 / 2)

华夏国防军陆军集结于辽河以西,担任东北方向主要攻略任务的,是由第一军、第二军和第七军等部组成的第一集团,共计二十三万余兵力。

在他们的西南侧后方,由第八军和第九军为主力的,约十五万多人的第二集团军,则刚刚完成了集结。

第二集团军接受的任务,是等待第一集团军打开沙俄的辽河防线后,从南线跟进并扫荡整个辽东半岛,直至攻占旅顺。

由此,聚于东北的陆军总军力共近四十万人,这在全华夏仍在持续进行动员的情况下,已占当下能够投入作战的野战部队总数的一多半了。

大军聚集,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后勤补给上的需求,尽管华夏在运输和调集方面,效率远高过沙俄,但若这般长期持续下去,依旧是压力山大。

因此力争速战速决,早点结束这种对峙的局面,不啻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可是面对着兵力处于劣势的沙俄军队,第一集团军因为面临的一些困难,却在进攻行动应在何时展开这一问题上,产生了迟疑。

他们的最大困难,就是东北的寒冷,而在当下的国防军阵中,来自南方的士兵则要占绝大多数。

尽管此前对这方面有过充分的考虑,也做了很多必要的准备,但东北的严寒仍让将士们饱受其苦,并且在此前的行动中因寒冷导致的各种非战斗减员,要远高于实战中的伤亡。

反观对面,沙俄军队在寒带作战的经验和战绩,可是举世闻名的,这无形中成为了他们的一项公开的“秘密武器”,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正是这项问题,让第一集团军内部分化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其中一种意见,是基于稳妥考虑,想尽量避免不确定的损失。

认为与其现在发动攻势,需要克服寒冷带来的许多未知的困难,倒不如将进攻的时间向后推延,等到天气转暖后再展开行动。

这样做,虽然有届时辽河水解冻无法直接涉过,以及让沙俄军队得到喘息和增援的机会等问题,但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也就更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

而且利用这段时间,沙俄军队即使得到了增援,观其现有的运力,加强的兵力也不会太多,优势仍在华夏一方。

至于辽河的问题,就算现在处于冰封期,敌人仍可以用爆破的方式将河冰炸开,反而让渡河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渡河难度与是否延期并无大的关联。

与这种意见持相反观点的人,则更多的是从全局出发,认为应该不计代价的强行快速的完成眼前的任务。

此外,若延后至转暖再发动攻势,就要面临冰雪消融带来的河水暴涨,和道路泥泞等问题。

若想避开这些状况,等到路况稳定再行动,则还要继续推后时日,至少要到初夏才能满足条件。

这样一来,拖后的时间将长达小半年之久,这么长一段时期内会发生什么,皆不可预知,太过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