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姑苏城外的缠斗(1 / 2)

苏州府的首府是苏州城。那里同时也是大清江苏省的省治所在,还是吴县、长洲县和元和县三县的治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东征太平军的中路大军,经过了一路的拼杀,终于逐渐逼近了苏州。

尽管在途中被挫了些锐气,但李秀成对攻占苏州,还是自信满满的。他的自负,来源于手中拥有的雄厚兵力。

通过各种渠道,他已经对商团兵力不足这个情况,有所了解。他承认这个对手的战斗力确实不俗,那些新式武器和相应的新战法也令他眼馋。

但实力就是实力,他更相信坐拥十万天兵的自己,仍会是最后的赢家。或许不会很轻松,但十几倍的兵力优势,也是无法撼动的。

他憧憬着,等到拿下苏州、上海之后,商团拥有的一切,也将属于他。到那时,他的实力将无人能及,定能为天国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

他甚至幻想能够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就达到目的。还未到城下,就早早的派出信使,向坐镇苏州的陈济怀送去了劝降的书信。得到的答复却是,他派出的信使的人头。

李秀成恼羞成怒,于是下令开始对苏州进行全面的猛攻。谁知,却啃到了硬骨头。

与此前作战时的情况不同,因为没有更多的后退空间,商团对苏州城外围的各处要点都进行了坚守。因此太平军从一开始,进攻就受到很大的阻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太平军有个弱点,就是水师孱弱。这一点,在数年前,当其水师主力被湘军歼灭后,就更加显着了。正因如此,当他们到了水网稠密的江南水乡,行军打仗很是吃亏。

而商团这边,虽然没有湘军那么大规模的独立水师,但却拥有一大批的机动性很强的新式船舶。仅可用于内河浅水航行的小型火轮,就有十几艘。

太平军进攻苏州时,已经进入雨季。泥泞潮湿的环境,让太平军在行军、安营、转运、调度等方面都苦不堪言。

而水面上涨、加宽了的河道,却对商团更为有利。他们利用发达的水路,为人员和物资的调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这使得商团的弹药可以源源不断的运抵前线,部署可以根据战局需要及时调整,伤员也可以及时的转运至后方。这些都极大的提高了守军的战斗力和士气。

可以说,苏州外围的战斗一开始,商团就占尽了天时和地利。

但是,由于大多数的阵地都必须要死守,商团作战的灵活性就大打折扣,伤亡也随之增加。尽管与太平军相比,商团的这点伤亡已经低得惊人了,但仍让陈济怀很是担心。

因为与那些旧式武装相比,招募训练出一名合格的商团勇员,需要长得多的时间。因此后备兵员的补充也要相对缓慢得多。而这个重任,主要是由陈济生来负责的。

恶战十数日后,太平军以十几倍的伤亡为代价,还是逐步拿下了数个外围的据点。眼看着战线日渐向城边移动,陈济怀心中的压力愈发大了。

为了缓解局势,尽可能想办法摆脱困境。陈济怀已多次组织召开军事会议,研究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