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讲】(1 / 2)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四十一页。壬二,兼显六解一亡。

本经的整个修学重点,就是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它的主要观念,蕅益大师说,就是要我们能够正念真如。这当中蕅益大师把整个正念真如的过程,根据本经的经文分成六大科。这六大科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前面两科,这两科就占了七卷的经文。第一大科当中讲到“显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这一科等于是确定了本经的理观。所有的三昧一定有一个观照的智慧,本经的观照智慧就是观照诸法的圆三谛理。也就是说,我们对我们的五阴身心世界要生起空假中三观:空观照了五阴的随缘不变的体性,所谓的真谛理;假观是观察不变随缘的相用,就是我们的循业发现。空观是观照这个清净的本性,假观是观察业力所变现的这些假名假相假用,中观等于是把空有这两种观照作一个平衡。

空假中三观,在本经当中佛陀作一个总结,说是“观性元真,观相元妄”。这个方法非常好。这个空假中有些人听得不是很懂。佛陀说,我们怎么去观察我们的生命呢?你分成两部分就对了。

第一个,我们的身心世界有它暂时的因缘。你看你过去的业力变现一个你的色身,你内心有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法,这种叫做一时的因缘。这个我们不能否定,这种生灭变化的一时的因缘。这是假观所观的,是你现在的暂时的因缘。空观是观察你永恒的功德,你的目标在哪里。你现在是处在什么因缘,那么你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所以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它观察生命是观察现在的因缘跟未来的皈依处,两个同时观照。这个是在第一大科当中,佛陀花了三卷半,“显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建立了整个三昧的观照智慧。

其次,当我们理观建立起来以后,佛陀讲第二科,“示不生灭为本修因妙三观门”,这个地方讲事修。那么在事修之前,佛陀提出两个重要的观念,所谓的“二决定义”。

第一个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因地发心。我们修学空假中三观,能够破除种种的障碍,能够生起种种的功德。因地发心就是说,那你的目标在哪里?你为什么修空假中三观?这当中佛陀一再强调“以不生灭为本修因”。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我们的目标是追求不生不灭的本性,不是追求有为的功德。这是所有大乘佛弟子刚开始就应该有的一个确认的目标。你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的涅盘,只是追求无上菩提,追求开显一念心性的无上菩提。如果你一开始因地发心是生灭的,你不可能成就不生灭果。所以刚开始,佛陀在讲这个事修之前,第一个确认我们因地的发心,你要很清楚你的目标在哪里。

第二个,你所对治的烦恼在哪里?这个讲过程了。空假中三观是一个能观的智,那你所观境在哪里呢?佛陀讲六根,讲到这个六根门头,整个烦恼的活动范围,就在我们见闻嗅尝觉知当中,带动了很多的攀缘、很多的烦恼。所以,你用空假中三观来照了六根,你就能够回光返照,你就能够正念真如,回到我们清净的本性。

这是整个《楞严经》的第一大科的理观跟第二大科的事修的一个纲要。

二、兼显六解一亡 分二:癸一、疑请;癸二、答示

在第二大科当中,佛陀讲的“二决定义”,事实上把整个修习止观的目标跟过程,所谓“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讲得很清楚了。这个地方等于是一个兼显,一个兼带的开显。开显什么呢?开显“六解一亡”之义。既然空假中三观所对治的是六根门头,每一根当中又有六个结扣,所谓的动、静、根、觉、空、灭,有六种结,那么当六根当中的六结解开以后,到最后一也不可得。这个“六解一亡”,等于是把前面的理观跟整个事修作一个总结,作一个融通。我们到经文就很清楚了,它这一科的大意是什么,就是把理事的一个圆融。分二科:癸一,疑请;癸二,答示。

癸一、疑请 分二:子一、叙益;子二、请疑

“疑请”当中又分两科:一叙益,二请疑。这地方等于是阿难尊者听到佛陀讲到前面的“二决定义”以后,他心中有所疑惑而请示如来,叫“疑请”。

子一、叙益

这当中的第一科“叙益”,首先叙述与会大众听了前面的“二决定义” 以后所得到的功德利益。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只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于是”,就是在佛陀讲完空假中三观的依止处跟它对治的处所,所谓“二决定义”以后。这个时候阿难尊者跟与会大众听闻如来所宣说的这种无上大悲心所流露的教诲,这当中包括了只夜跟伽陀(只夜就是重颂,伽陀是孤起颂),这些偈颂是“杂糅精莹,妙理清彻”。

“杂糅精莹”是约着能诠的教文来说的,整个文义是互相地杂合融通的。古德说,什么叫“杂糅”呢?就是性德中有修德,修德中有性德。性德是空假中三观所追求的目标。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这叫性德。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务实地去处理我们眼前的五阴身心的暂时的因缘,这叫修德。所以,大乘佛法会很善巧地把暂时的因缘跟永恒的功德加以平衡,性德中也兼顾到修德,修德中也兼顾到性德,这个空假的一个平衡点,这叫“杂糅精莹”。“妙理清彻”是约着所诠的义理来说的,这个道理非常的清彻而透彻,把整个解结不二的道理开显得非常的清楚。

小主,

所以,阿难尊者听完以后可以说是“心目开明,叹未曾有”,内心的智慧是完全的开通,没有障碍,并感叹过去未曾听闻过这么圆满微妙的法义。你看佛陀过去讲到追求不生不灭的本性,或者讲到怎么对治我们眼前的因缘,但是很少两个同时开显的,所以这个可以说是“叹未曾有”,过去未曾听闻如此圆满微妙的法义。

这一科的“叙益”,我们把这个大意说一下。阿难尊者跟与会大众到这个地方已经建立一个空假中的三观,而且他也知道他的三观所对治的处所是六根。那么六根当中它的重点是分成两部分:一个是相,一个是性,相妄性真。所以在面对六根的时候,面对这个见闻嗅尝觉知的时候,你要知道一个问题:我们整个生死流转的痛苦根本是从六根发动的,但是诸佛的安乐解脱也是从六根发动出来的。所以这个地方讲到六根是有二门:一个是流转门,一个是还灭门。当我们放纵六根,这个见闻觉知往外攀缘的时候,那是带动了一个放逸造罪的力量;当我们六根开始收摄,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时候,六根所释放出来的是一种真如的功德。同样是六根!所以大乘佛法对六根,你不用排斥。说,欸,我现在开始眼睛不要看了,耳朵不要听了。问题不在见闻觉知,问题不在这个地方。问题是你可不可以生起观照,或者是你选择放纵你的妄想。问题在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阿难尊者是全部清楚了,叫做“心目开明”。他已经知道六根当中烦恼也是它,但是解脱也是它,问题是向内观照或者向外攀缘。这一部分阿难尊者可以说是“心目开明”。

但是,阿难尊者对于六根返妄归真的整个修学次第却还没有清楚,所以才有下一科的“请疑”的一个问题出现。这个地方是把前面的这一科,六根的所谓的“解结不二”的道理先作一个总结,叙述与会大众听佛陀开示以后的利益;这以下第二科就请示疑问,来带动“六解一亡”的观念。

子二、请疑

阿难尊者来请示佛陀,关于他心中的疑惑。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沉垢!”

这个地方阿难尊者就正式地提出他心中还没有明白的这些疑惑。阿难尊者这个时候就从座位里面起来,合掌顶礼佛陀,说,我现今已经听闻佛陀从无遮的大悲心所流露的这些真实不虚的法句。是什么法句呢?所谓的“性净妙常”。这个“性”指的是六根的根性,就是见闻嗅尝觉知,当他是回光返照的时候所发明的见性、闻性等等。那么这个六根的根性是什么相貌呢?是本净、本妙、本常。古德把本净判作是般若德,本妙是解脱德,本常是法身德。总而言之,当我们在六根当中,心跟境接触的时候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而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我们这一念清净本性所圆具的诸佛功德开显出来。

这一部分阿难尊者是完全明白了,但是,内心当中对于以下两个观念却有所疑惑:第一个观念,所谓“六解一亡”;第二个,“舒结伦次”。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

“六解一亡”,就是六根的结扣如果解开以后,其实一也不可得。这怎么说呢?因为六根的结扣当初也是依止一念的攀缘心而引生的。为什么六根会有结扣呢?就是一念的妄动。所以你六根解开以后,你这个攀缘心到最后也就消失掉。这个观念,佛陀到后面会讲得很清楚。“六解一亡”是偏重在理观。

第二个,“舒结伦次”。这个“舒”就是疏通,疏通六个结扣前后的次第。这个讲事修了。

理观来说,六个结扣都是依止一念的妄心而起,当六根回光返照的时候,同样依止一念的攀缘心,所以六个结扣一破坏了,攀缘心也不可得。这是从理上说的。但从事上来说,六个结扣却是有它一定的次第,一个都不能错乱的。你一定是破第一个结扣,再破第二个结扣,它的整个配套,是配色、受、想、行、识,配五阴的。前后的次第是历历分明,不能错乱的。

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讲,当我们在起修,在观照六根的时候,它的一个理观跟事修的相互关系,这一科是讲这两个关系。这两个互动关系,阿难尊者有所不明白,所以惟愿如来能够依止大悲心,再一次地哀愍法会大众及末法的苦恼众生,能够施以微妙的法音,来洗除众生六根的沉垢。

这一段的启请有两个:第一个,六解一亡;第二个,舒结伦次。启请有二,但是佛陀的回答却有三。在以下的经文当中,佛陀的回答是分成三大段:第一段,佛陀先讲到六根的结扣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每一个根为什么会有六个结扣,就是烦恼是怎么生起的。第二个再讲六解一亡的道理。第三个讲解开六结的修学次第。回答是有三段,到了经文就清楚了。

小主,

癸二、答示 分二:子一、结巾喻迷;子二、解巾喻悟

如来回答显示“六解一亡”的道理。这当中佛陀分两段:第一段是“结巾喻迷”;第二段是“解巾喻悟”。第一段是讲到我们放纵六根所带动的流转的力量,叫做结巾,众生之迷;第二段是诸佛如来在因地的时候,从六根当中开始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而成就了诸佛之悟。同样是在六根当中,但是因为是向外攀缘跟回光返照而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个地方佛陀从两段,从流转跟还灭这两个角度,来开显“六解一亡”的道理。

子一、结巾喻迷

以打结的华巾来比喻众生迷惑颠倒的相貌。佛陀先讲譬喻再合法。譬喻当中有五小段。

【图一】

我们先看第一小段“显结次第”,开显我们众生成就这个结是有它一定的次第的。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盘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

阿难尊者请示佛陀以后,佛陀就坐在狮子座上,一方面整理自己的涅盘僧(涅盘僧就是五衣,穿在里面的,在南传佛教叫下裙,等于是我们僧众的内衣),一方面又收敛僧伽梨(僧伽梨是穿在外面的大衣,包括七衣、九衣等等都叫大衣)。整理衣服以后,佛陀作了一个很重要的动作,“揽七宝几,引手于几”。揽就是用手把它拖过来。拖过什么呢?这个七宝所成的一个小桌子。这个茶几,一般是放一些茶杯、毛巾之类的;然后再“引手于几”,引手就是伸手,在宝几当中取来劫波罗天所供奉的宝叠华巾。劫波罗天等于是夜摩天,夜摩天的天王曾经供养佛陀一个非常高贵精致的棉花所织成的宝叠华巾,来擦手或者擦脸用的。佛陀在回答阿难尊者的问题之前,为了要解释众生的迷惑是怎么形成的,这时候把这个华巾拿起来,在大众中就绾成一结。“绾”就是左右互相地交接而打成一个结扣。打完结扣以后就问阿难尊者说,这是什么呢?阿难尊者回答说,这是一个结扣。这个巾本来好端端的,变成结扣。

这一段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绾成一结”,这个结扣的形成,要左边跟右边的交叉。这表示说,左边表示六根,右边表示六尘。众生当初为什么会有烦恼呢?自然是六根攀缘六尘嘛。六根跟六尘互相打结以后,中间产生六识,产生了爱取烦恼;爱取久了,在心中就留下一个痕迹,就是一个结扣。是这个意思。

于是如来绾叠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叠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此名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