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婉作为总经理,每天安排工作、协调供应链,与员工们打成一片。这种井然有序的生活让她觉得安稳。然而,村里和家里发生的一连串事情,却让她不得不再次面对新的挑战。
这一天,苏大壮带着娜比拉回到了五一村,一进家门,便引来了村里人的围观。娜比拉肤色黝黑、五官深邃,身穿一条鲜艳的非洲传统裙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哎呀!这是咱五一村媳妇啊?”村民们议论纷纷。
苏母乐得合不拢嘴,一边拉着娜比拉的手往屋里走,一边不住地夸:“这丫头可真好看,这腰,这皮肤,多健康啊!壮子眼光真不错!”
然而,村民的声音里却夹杂着酸意和质疑:“啧啧,这非洲媳妇能适应咱们这的生活吗?”
苏大壮憨笑着替娜比拉挡下所有话:“我家娜比拉可比我强!家务、农活样样能干,比谁都勤快!”娜比拉听不懂方言,却也跟着露出灿烂的笑容。
饭桌上,娜比拉用流利的普通话跟苏小婉一家交谈:“我想开一家非洲特色手工艺店,把非洲的文化和中国的传统结合起来。”
苏小婉听后,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娜比拉,你可以先试试在我们厂边开个小展销店,我来帮你推广!”
这番话得到了苏母的支持:“还是小婉会想点子,这样一家人都能忙活起来!”
然而,就在一家人其乐融融之际,胡光头突然来串门,看到娜比拉后,他眼里透出些复杂的情绪,心中暗想:“连苏大壮都抱上孩子了,翠云肚子还没大起来……”
几天后,娜比拉的店铺在泗科酸野厂旁边试营业,她制作的非洲手链、木雕、编织篮子吸引了不少客户,甚至还有人主动问是否可以批发到城里销售。
苏小婉灵机一动,干脆为娜比拉的手工艺品注册了一个品牌,叫“泗科非艺”。不仅如此,她还建议将泗科酸野厂的品牌与娜比拉的非洲文化融合,通过跨界合作,打造独一无二的“泗科文化牌”。
然而,这一系列的操作却引来了竞争者的注意。隔壁县一家大规模的腌制厂直接打出了“用传统工艺,致敬家乡味道”的广告,暗中挖走了泗科酸野厂的两个技术骨干。
晚上,李成林陪着小梦瑶玩耍,苏小婉却一脸凝重地坐在客厅计算账单。
“有人在背后捣鬼?”李成林端来一杯茶,坐在她身旁问。
苏小婉点点头:“今天厂里的王师傅和刘姐辞职了,说是那边条件好,但他们明明答应了要一起干下去的。”
“怕是隔壁腌制厂出的主意。他们早就想在我们县城市场站稳脚跟了。”
李成林分析得头头是道,但苏小婉却一脸坚定:“他们的产品好是好,但缺乏文化特色。如果我们能够把‘泗科文化’推到全国市场,就不怕竞争。”
就在苏小婉筹划反击之际,胡光头与李翠云的争吵却传遍了整个五一村。
“你是不是根本不想怀孩子!”胡光头扯着嗓门喊道,“苏大壮连二胎都快生了!咱连个影儿都没有!”
翠云气得把门一摔:“你以为我不想?不生孩子就不是女人了?是你自己身体不行吧!”
一场夫妻大战闹得村里人心神不宁,甚至有村民开玩笑说:“胡光头都快疯了,没准真去人工受孕了!”
这些风波让苏小婉感慨万千。看着翠云的困扰,再想到娜比拉的从容,她突然意识到:“人生不仅仅是传宗接代,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的选择无悔。”
就在苏小婉专心规划厂子发展时,一封邮件突然出现在她的手机上。
“泗科酸野厂:我们对您厂子的发展方向非常感兴趣,希望能进行进一步合作。——南州国际美食博览会组委会。”
苏小婉的手微微一颤,这可是走向全国市场的重要契机!但与其一起的还有更多的问题:如何在众多对手中脱颖而出?如何让“泗科文化”被更多人接受?
窗外的夜色中,厂区的灯光依然明亮,苏小婉的心却跳动得比灯光更快。她知道,一场新的挑战已经来临,而这一次,她不仅要为家庭,更要为五一村的未来而战。
夜已深,但泗科酸野厂的会议室内却灯火通明。苏小婉、李成林、苏大壮,还有厂里的核心团队成员都聚集在这里。桌上放着一份刚刚打印好的邀请函,正是南州国际美食博览会的参展邀请。
“美食博览会,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苏大壮率先开口,语气里透着兴奋,“要是咱们酸野能借这个机会打开全国市场,那以后就不愁销路了。”
李成林点了点头:“确实,这是一次很大的曝光机会。但问题是,我们得拿出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否则就是白去。”
“没错。”苏小婉抬起头,目光坚定,“南州博览会是国际级别的展会,各地的特色食品都会参展。我们虽然有‘泗科酸野’的品牌,但目前还没有特别的文化亮点。要想吸引观众,我们必须创新。”
这时,娜比拉插话道:“小婉,或许可以结合我的非洲文化元素。我们可以设计一种中非结合的酸野,比如加入非洲特色的香料,做出完全不同的风味。”
这话一出,全场都安静了几秒。
“中非结合的酸野……”苏小婉低声重复了一遍,脑海里逐渐形成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对!这不仅仅是新产品,还是一种文化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