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巾帼不让须眉(2 / 2)

五一村的酸野厂逐渐成为全县的标杆项目,不仅推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但苏小婉心里却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一次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苏小婉作为优秀代表上台发言,分享酸野厂的发展经验和她的个人感悟。

她谈到村里人的坚持,谈到乡亲们的互相支持,也谈到了泗科镇领导的关怀和帮助。

“只有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才能让这里变得更加美好。我希望我们的酸野厂,不仅是五一村的产业,更是全县的特色名片。”苏小婉的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会后,县里的领导找她谈话,提到希望她能带领五一村进一步探索乡村文旅结合的发展模式,让酸野厂和村里的资源深度融合。

苏小婉回村后,把县领导的建议告诉了村支书老李和其他村干部,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既然厂子已经步入正轨,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贺江的水和碧道画廊的资源,做点文化旅游的项目?”老李提议道。

“对啊,每年春天村外的人都会来赏碧绿山水,一江两岸的山花,我们是不是可以把酸野和旅游结合起来?比如办个酸野节,让游客来体验手工制作酸野?”刘桂花也补充道。

苏小婉听着大家的建议,脑海里渐渐有了清晰的思路。

她决定先从试点开始,在厂子旁边开辟一片酸野体验区,吸引游客到村里来。

在她的带领下,酸野厂设计了一系列的旅游活动,包括酸野制作体验、农家菜品尝、贺江观光和“采茶戏”表演。

一到周末,五一村就变得热闹非凡,游客络绎不绝。

随着酸野产业和文旅项目的成功,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王二皮这个厂里的保安,不仅每天负责厂区的安全,还抽空在游客体验区讲解酸野制作的过程,俨然成了厂子的“代言人”。

阮氏英在车间工作之余,也学会了如何接待游客。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还能照顾孩子,真的很幸福。”阮氏英笑着说。

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也慢慢回流,外出打工的王大娘儿媳妇回到了村里,在厂里负责包装和销售工作。

“以前觉得在村里没有前途,现在我觉得能和家人一起生活,还能赚钱,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虽然忙碌,但苏小婉始终没有放弃学习。

她不仅参加了企业管理的高级培训,还专门到县里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学习现代农业知识。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一次区域性的农业品牌推介会上,“五一特色美食”酸野产品大放异彩,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的关注。

酸野厂与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合同,销量翻了一倍。

回到村里后,她又召开了全村大会,鼓励更多的村民种植酸野的原材料,并承诺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

县电视台再次来到五一村,这次,他们带来了更专业的团队,要制作一部关于乡村振兴的纪录片,而苏小婉无疑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角之一。

摄像机记录下了她在厂里的忙碌、在田间的走访,也拍到了她在深夜独自学习时的画面。

当采访到村民时,大家都毫不吝啬地夸赞她。

“苏小婉是我们村的骄傲,她不光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带着我们一起过上好日子。”王大娘激动地说。

纪录片播出后,苏小婉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带动全村致富的企业家,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榜样。

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苏小婉并没有放松。

她深知,保持现有的成果并不容易,产业升级和品牌推广是接下来的重点。

她计划推出酸野的即食产品,并利用电商平台把五一酸野销往更远的地方。

同时,她还在筹备一个乡村振兴基金,帮助更多像五一村一样的偏远乡村发展产业。

站在厂房门口,苏小婉望着远处的山山水水,内心充满了信心。

“这条路虽然不容易,但只要坚持下去,我们一定会走得更远。”她轻声说道。

五一村的灯光渐渐亮起,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点缀在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