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孙膑与金牛岭的传说(2 / 2)

家乡美01 山东人秦 3347 字 16天前

只见那头金牛缓缓地将前蹄卧下,动作优雅而轻盈,似乎在向孙膑示意让他坐到自己宽阔坚实的背上。孙膑见状,小心翼翼地爬上牛背,刚刚坐稳,神奇的一幕便发生了——金牛竟然猛地腾空而起,脚下生起五彩祥云,载着孙膑朝着遥远的天庭疾驰而去。

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孙膑紧紧抓住牛毛,不敢有丝毫松懈。眼前的景象如梦似幻,令他目不暇接。他们越飞越高,穿过层层云雾,逐渐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来,当地的人们偶然间发现了金牛腾空而起的那个地方,地上赫然留着四个深深的牛蹄窝。这些牛蹄窝形状规整,大小均匀,仿佛是上天特意留下的印记。于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一罕见的奇事,便将大北山的山顶命名为“牛王顶”。从此,这个名字代代相传,成为了这片土地上一个永恒的传说。

刘秀避难的传说

在五莲县街头镇房家沟村的西边,矗立着一座形状奇特、高耸入云的山峰,它宛如一个孤独的巨人,突兀地屹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形象而又独特的名字——垛子山。

登上垛子山的山顶,会惊奇地发现一个巨大的凹坑,这凹坑就像是被天外陨石砸出来一般,其规模之大令人惊叹不已。当地的老百姓将这个神秘的凹坑称为“凤凰窝”,并且流传着一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美丽高贵的凤凰曾在此处栖息,并繁衍后代。

而就在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垛子山东坡之下,宛如一颗璀璨明珠般镶嵌着一个小巧玲珑的自然村落。整个村子规模虽小,不过仅有寥寥三五户人家,但它却拥有着一个意味深长且引人遐思的名字——可落垛。

说起这个独特村名的由来,其中竟蕴含着一段与东汉皇帝刘秀紧密相连却又鲜为人知的深厚渊源。

时光倒流至当年,舂陵兵与绿林军、平林兵强强联手,于沘水之畔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并最终大获全胜,一举歼灭王莽军多达两万余人。次年二月,更始政权如一轮旭日冉冉升起,刘秀也因战功卓着被任命为太常偏将军。然而,命运的波澜总是出人意料。同年十二月,河北地区的豪强地主拥立王郎为帝,并公然悬赏巨资追捕刘秀。在此生死攸关之际,刘秀不得不踏上漫长而艰险的逃亡之路。

在那段充满艰辛与磨难的漫长岁月里,他犹如惊弓之鸟般四处奔逃,这一逃便是长达数月之久。据民间传说所言,为了能够避开身后那些如狼似虎、穷追不舍的追兵,刘秀一路上马不停蹄地辗转奔波,先是途经任城(也就是现今山东省济宁市东南部),接着又匆忙穿过东海郡(当时的治所设立在郯县,即当今的郯城北部)一带,历经无数风餐露宿和惊心动魄之后,终于来到了如今被称为海曲之地的地方。

就在这里,他曾经在五莲县石场乡的山庄霞客院里稍作停歇。遥想当年,刘秀小心翼翼地藏匿起自己的身影,躲进了那座位于房家沟村西部的神秘所在——可落垛。这个地方山峦起伏,高耸入云;山林茂密,幽深静谧,仿佛是上天特意为他准备的绝佳藏身之处。

而且,刘秀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此,他还不辞辛劳地辗转涉足到东港区的三庄镇等地。一路走来,可谓是饱经风霜雨雪,历尽世间沧桑。而龙门崮,则成为了他躲避重重灾难的一处至关重要的安全庇护所。

说起这可落垛,它的地势异常险峻,山峰陡峭如削,让人望而生畏;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交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将整个山体遮掩得严严实实。正因如此,那些紧追其后的敌军即便在此处苦苦寻觅了整整一两天的时间,却依然无法发现刘秀的丝毫踪迹,只能无奈地望着这片茫茫大山兴叹。或许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上天格外眷顾刘秀,使得他能够在那场惊心动魄的灾难中侥幸逃脱,幸免于难。劫后余生的刘秀心中满怀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感激之情,于是他决定给这个给予他第二次生命、让他成功避难的地方取一个特别的名字——“棵里垛”。

随着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岁月就像那永不停歇的车轮,滚滚向前。为了能让后人永远铭记刘秀曾经在这里经历的那段艰难岁月和避难的历史,当地的民众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齐心协力,决心要共同建造一座气势恢宏且意义非凡的寺庙。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终于,一座宏伟壮观的寺庙矗立在了这片土地之上。

然而,这座承载着众人希望与寄托的寺庙却命运坎坷,多灾多难。它先后遭遇了两场来势汹汹的山洪袭击,汹涌澎湃的洪水如猛兽一般无情地冲撞着寺庙,导致其损毁极其严重。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坚韧不拔的当地百姓并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选择放弃。相反,他们凭借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重新修建庙宇,使之始终屹立不倒,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见证着人们的勇气和毅力。

只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易逝。转眼间到了清朝末年,这座历经风雨沧桑的寺庙竟然遭逢厄运,不幸被一群穷凶极恶的土匪所霸占并加以利用。这些土匪无恶不作,肆意欺压周边的百姓,给当地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愤怒不已的当地百姓再也无法容忍这群匪寇的恶行,他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将这座已经失去原本意义的寺庙彻底拆除,以绝后患。虽然这座寺庙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它所代表的那份坚韧与抗争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间。如今,唯有一块孤零零的石碑依旧矗立在原地,见证着那段过往的历史。岁月的侵蚀使得碑上的字迹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但它依然默默诉说着昔日的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遥想当年,在这座寺庙之前,还有一棵苍劲古老的银杏树。传说此树已然存活了两千余年,堪称树中之寿星。1957 年,这棵银杏树被东港区的石臼所相中并买下,用于打造船只。工人们就地将其分解成一块块板材,由于那些树木异常巨大且沉重无比,整整动用了五十多号人,历经将近一个月漫长而艰辛的努力,才好不容易把所有的板材成功运输到石臼所。

曾有人感慨道:“倘若那棵古老的银杏树能够留存至今,此地岂不成了一处热门的旅游景点?”答案不言而喻。事实上,在那个时候,类似于这般古老的树木,在这一带可谓随处可见。假如你有心漫山遍野地去逐一清点,光是百年以上的大树,只怕花上个十天半月都难以数清呢!

只可惜啊,在五八年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时期,因为要大力开展钢铁炼制工作,上级下达了一道指令传达到各个村庄。于是乎,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那些历经百年沧桑的大树便被砍伐殆尽。就在众多古树遭遇这场灭顶之灾的时候,在风景秀丽、宁静祥和的房家沟村里,生活着一群淳朴善良的村民。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而在这个村庄中,有一棵拥有近千年历史的楷树,犹如一位古老而庄重的守护者,静静矗立在这片土地上。

这棵楷树枝干粗壮,树冠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遮天蔽日。它不仅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更是村民们心中的精神象征。值得一提的是,村子里除了这棵近千年的楷树外,还有四五棵有着将近一百年或两百年树龄的楷树。这些珍贵的树木均已被收录在了五莲县联通公司张西洪先生所着的《五莲古树名木》一书中,成为了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龙门崮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听闻了这棵古老楷树的传说和故事,纷纷慕名而来。他们怀着敬畏之心,来到这棵树下参观拜访,感受其历经千年风雨洗礼后的独特魅力。

时光荏苒,如今当年那棵能够落朵的古银杏树已经消失不见,但令人欣慰的是,在那棵古树旁边,依然幸存着一棵近百年的银杏树。它就像一位忠实的伙伴,始终陪伴着这座大山,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每当微风吹过,银杏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向人们轻声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动人心弦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