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自登基以来,便立志效仿先王,行德政,兴礼仪,使百姓安居乐业。然治国之路,艰难险阻颇多,君有何高见?”成王目光诚挚地看着微子启。
微子启沉思片刻,说道:“陛下,以德治国,乃长治久安之道。臣以为,当重视农桑,民以食为天,农桑兴则百姓足;再者,需礼贤下士,广纳贤才,贤才聚则国家兴;同时,当公正执法,刑罚分明,使百姓敬畏国法,不敢妄为。”
成王点头称是,“君所言极是。朕亦深知农桑之重,已令各地官员督导百姓耕种,且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在人才方面,朕也广开贤路,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为朕所用。至于律法,朕正与群臣商议修订,力求公正合理。”
随后,微子启又谈到了殷商遗民的情况。“陛下,殷民虽已归周,但心中仍有对往昔的眷恋。臣望陛下能施仁政于殷民,使他们能真正融入大周。”
“君放心。殷民亦是朕之子民,朕自会一视同仁。朕已在殷商旧地设立官员,推行周室的礼仪与制度,同时,尊重殷民的风俗与信仰,让他们在新的统治下,能够安居乐业。”成王郑重地说道。
宴会在和谐的氛围中继续进行。各种美食佳肴被依次端上餐桌,有烤得金黄的乳猪,香气四溢;有清蒸的鲜鱼,肉质鲜嫩;有炖煮的熊掌,软烂入味;还有各种新鲜的果蔬,色泽鲜艳。
微子启品尝着周室的美食,心中感慨万千。他看到了周成王的诚意与胸怀,也看到了周室的繁荣与昌盛。他深知,殷商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天下,将在周室的统治下,走向新的辉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宴会结束后,成王安排微子启在王宫的贵宾住所休息。微子启躺在舒适的床榻之上,久久未能入眠。他回想着今日的所见所闻,心中对周成王充满了敬佩。他决定,回到殷商旧地后,要积极协助周室推行政策,让殷民能够更好地接受周室的统治,为天下的和平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微子启在镐京的日子里,成王还带着他参观了镐京的各处名胜古迹。他们登上城墙,俯瞰着镐京的全貌,只见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房屋鳞次栉比,百姓们熙熙攘攘,一片繁荣景象。
他们还来到了周室的学府,学府里,年轻的学子们正在诵读经典,学习礼仪文化。成王对微子启说道:“朕重视教育,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更多的贤才,传承周室的文化与精神。”
微子启深以为然,“陛下远见卓识,此乃国家之根本。”
时光匆匆,微子启在镐京的朝觐之旅即将结束。临行前,成王赠送给他许多珍贵的礼物,有精美的青铜器、华丽的丝绸、珍贵的珠宝等。
“君此去,路途遥远。朕望君一路平安,回到殷商旧地后,若有任何困难,可随时告知朕。”成王叮嘱道。
微子启感激涕零,“陛下隆恩,臣定当铭记于心。臣回去后,定当竭尽全力,为大周与殷民的和谐共处而努力。”
微子启带着周成王的嘱托与期望,踏上了归程。他的车队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远方的道路上。
周成王望着微子启离去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祷,愿天下能够太平,周室能够长治久安。他知道,与微子启的这次会面,只是他治国理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他将继续秉持着德治天下的理念,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书写周室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