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隐从柳宗手中接过圣旨,打开一看,果然如他所料,禁军北上,献城军入京,他的计划已经完成了一半。
柳宗看了看高隐,抱拳问道:
“殿下,此番您是否要随军入京?”
高隐眼眸变得异常火热,可又很快将那份激动压了下去,平静的说道:
“现在还不是时候。”
“东京城是皇帝的地盘,在东京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皇帝的眼睛,我若随军入京,肯定会被皇帝发现的。”
“再等等,在等等!”
“等献城军彻底掌控了京都防卫,等皇帝的身体撑不住了,我再入京执掌乾坤。”
“柳将军,一切有劳你了。”
柳宗抱拳说道:
“殿下言重了,我柳宗深受谢家之恩,自当回报于殿下。”
高隐满意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柳将军放心,这次你助本王登临大宝,本王绝不负你,你将会是本朝第三个活着的异姓王!”
闻言,柳宗抱拳说道:
“谢殿下!”
…………
三日后,英国公庞牧和荣国公柴威率领八万禁军誓师北上,同日,柳宗率领六万献城入京接掌防卫。
接下来的这几日,东京城很平静。
献城军接手了东京城的防卫后,并无任何异样。
大燕朝廷依旧正常运转。
北方边患并没有进一步的升级,戎狄部族攻下几座城池之后并没有继续南下,而是与北疆军形成了相持之势。
………
大燕北部边疆,长城之上。
随国公文胜一脸凝重的看着关外浩浩荡荡的戎狄骑兵。
双方军队相持于此,并未再有什么大动作。
这时,有兵士来报,太子殿下亲至。
文胜得知之后,虽然心中十分疑惑,但还是说道:
“快把太子殿下请过来!”
不多时,高策被将士带到了这里。
文胜连忙抱拳行礼道:
“末将参见太子殿下!”
高策将其扶起来,笑着说道:
“孤不请自来,随国公心里很疑惑吧。”
文胜干笑一声,还是问道:
“不知殿下为何而来?”
高策看着观外的戎狄人马,好奇的问道:
“戎狄部族兵临城下,随国公为何不出关迎敌啊?!”
文胜抱拳回道:
“戎狄部族此番来势汹汹,必然是做了安全的准备,陛下已经下令调禁军北上,末将想等禁军来到这里后,再与戎狄进行决战,这样方可万无一失。”
高策咧嘴一笑,淡淡的说道:
“孤认为随国公太过保守了。”
“戎狄部族若真是决意南下中原,为何攻占了几个城池之后停滞不前?”
“自先帝亲征燕云那一战之后,北夏国力大伤,这些年虽然一直窝在漠北休养生息,可漠北苦寒,又怎能迅速恢复国力。”
“依我看眼前的这些戎狄兵马,已经是北夏的全部家底了。”
文胜皱着眉头说道:
“所以我们更不能轻易迎战了,戎狄部族现在已经孤注一掷了。”
高策冷笑着说道:
“孤注一掷?”
“不见得吧!”
“若戎狄部族真的孤注一掷,他们应该迅速南下,而不是占领几个对我大燕来说不痛不痒的小城,然后与我军在此对峙!”
随国公沉思片刻,觉得高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问道:
“殿下的意思是。”
高策伸了伸胳膊,淡然说道:
“北夏这是在虚张声势,吸引我军在此与之对峙!”
“或者说,他们是想把禁军吸引过来。”
随国公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