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像封禅这种事情,无非是展现大国气象,为皇帝增光添彩罢了,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还会白白浪费许多钱财。
但是自古以来依旧有很多皇帝登临泰山之巅,封禅天地,以标榜自己的功勋。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谁不想让自己千古留名呢。
最关键的是,奏请高晟封禅的官员说得很合理,以高晟的功绩,自然配得上封禅天地。
所以这些官员也不完全是拍马屁。
一向理智的高晟此时却像是变了个人,以往他对这种虚晃的东西不屑一顾,可这次他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却又故作矜持的说道:
“朕虽承天命,然德薄功微,岂敢妄拟先圣?”
“且封禅之礼靡费甚巨,恐劳民伤财。”
听闻此言,那名郝姓官员恭声回道:
“陛下过谦矣!自陛下御极以来,河清海晏,蛮夷宾服。去岁江南献嘉禾,陇右呈白雉,此皆天降祥瑞,昭示陛下治世之功。”
“今国库充盈,百姓安居,若行封禅,正可宣威德于八荒,慑四夷于未萌。”
“昔汉武封禅,天下谓之‘太初’,光武登岱,史书赞其‘中兴’。”
“陛下若行此礼,必使苍生感戴,后世仰瞻。”
听他这么说,高晟哈哈大笑起来,显得十分开心。
他看着文武百官,笑着问道:
“对于入鲁封禅的事情,诸卿可有异议?”
众人听他这么说,看来皇帝是真的想入鲁封禅了,他们自然不敢有异议,毕竟当今陛下封禅也无不可,只是浪费些钱粮罢了。
因此殿内官员哪怕是那时内阁众臣都没有出言阻止,哪怕是那些认为封禅会在一定程度上劳民伤财的官员,也没有站出来反对。
毕竟当今这位皇帝既有封禅的心,功业也够,没有官员会在此时站出来驳皇帝的面子。
高晟见状,面上好似更加高兴,又问道:
“诸卿既然无一反对,那朕就……!”
恰在此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发出来。
“禀父皇,儿臣有异议!”
太子高策忽然站在大殿中央,公然反对皇帝封禅,让满朝官员大跌眼界。
见儿子反对自己封禅,高晟的脸上涌现出明显的不悦之色。
殿内的官员也都懵了,他们不明白太子为什么这样做。
尤其是那些太子府的属官,他们瞪着眼睛看向高策,心里都是同一句话:
“殿下,您反对自己的父亲封禅,图什么啊?!”
“你惹你爹生气,有什么好处啊!”
所有人都能看出皇帝有封禅之意,太子这不是相当于当众打皇帝的脸么。
果然高晟冷冷的看着高策,厉声说道:
“太子认为朕不配封禅?!”
高策摇了摇头,拱手说道:
“以父皇之功业,入鲁封禅,绰绰有余。”
高晟哼了一声,语气严肃的说道:
“那你为何反对朕入鲁封禅?”
高策拱手说道:
“父皇,天下初定,百姓的生活刚刚稳定下来,封禅大典,必定劳民伤财,国库这也才刚攒下钱来,现在封禅实在是不合时宜,况且儿臣……儿臣不希望父皇用入鲁封禅来粉饰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