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新的气象。
也算是沾沾喜气。”
老朱看向朱雄英。
眼中满是询问的表情。
能看得出来,现在朱雄英的建议,已经有了很大的分量。
“也好。
大半年的时间,也足够各地举子做准备了。”
朱雄英点点头。
大半年的时间,虽然听起来很长。
但是,从朝廷发布消息。
再到偏远地区的举子进京,这大半年的时间,也就是紧紧巴巴。
毕竟现在是大明朝。
没有后世那方便的交通。
单靠车马,甚至是步行。
这个时间甚至还有些紧张。
“还有。
爷爷,我觉得朝廷应该专门拨款。
给那些家境贫寒的举子以资助。
我们举办科举的目的,是为朝廷选拔人才。
不能只考虑那些名门望族。
普通百姓,也应该有平等的机会。”
朱雄英认真的开口。
“好!大孙!
都听你的!”
老朱毫不犹豫的开口。
自从洪武银山开始开采之后。
大明朝廷的经济基础越发雄厚。
除了正常的边防费用之外,还有不少的结余。
“既如此,爷爷,咱们就尽早发布公告吧。
也让这天下的举子有更多的时间准备。”
朱雄英笑着开口。
小主,
老朱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其实,这次他过来,也就是想要看看朱雄英的真实想法。
想要看看,对于朱允炆的处理,朱雄英究竟满不满意。
对于老朱来说。
内心那是十分的纠结。
不过,好在朱雄英没有给他出难题。
这事情,也就算是翻篇了。
“啊···”
“爷爷啊,真困了。
今天这一天,可累死我了。”
朱雄英打着哈欠开口。
“好好好,大孙你先休息。
咱也回去了。
你这么一说,咱也觉得浑身疲乏啊。”
老朱也是伸了个懒腰。
朱允炆事件,也算是有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
“嘿,爷爷今晚不去微服私访了?”
朱雄英打趣。
“哎呦卧槽!
你小子····”
老朱无语,这微服私访,算是让朱雄英给记住了。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
一架马车便是出了皇宫,朝着城外赶去。
朱标亲自相送,朱允炆带着李景隆以及李府的一些奴仆,便是踏上了就藩之路。
没有百官相送,也没有庞大的卫队。
一切都显得冷冷清清。
“唉···”
朱允炆叹了口气,不舍的转身看向皇宫。
“去吧。
在那边,照顾好自己。”
朱标的表情有些怪异。
因为他很清楚,这所谓的就藩,事实上就和流放没有什么区别。
甚至就连就藩之地,都得靠他自己攻打。
不过,朱标也知道。
朱允炆如此下场,那也是自作自受。
相比于去就藩,留在京城,可能会更加危险。
这种危险,并非是来自于朱雄英。
而是来自于他自己。
“爹····”
突然,朱允炆崩溃大哭。
“去吧,以后别再回来了。”
朱标开口,说的斩钉截铁。
“是····”
随着朱允炆车队的远去。
皇宫之中,一只信鸽也是冲天而起。
直奔洞庭湖水师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