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镇国侯府。
相较于往年,偌大的镇国侯府今年更热闹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侯府里面主子变多了。以前府中只有余老夫人和杜若鹄两个主子在府中生活,老太太一心向佛,小姑娘文静害羞,自从余庆一家人搬进侯府,整个侯府颇有点鸡飞狗跳的感觉。
到不是什么狗血的余庆家作妖,而是因为余年表少爷着实太淘气。今天下湖捞鱼险些把母亲吓哭,明天捉弄夫子被叫家长,后天在胡同里打群架被余大老爷打的满院子跑……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在这位表少爷的身上发生,似乎都成了理所应当。在这种成天鸡飞狗跳的氛围中,镇国侯府竟比以往多了一丝人气。
因为余年和余娇娇开蒙晚了,且毕竟身份并不贵重,因此余老夫人没有送他们去别府的家学,而是在府上请了府里个夫子来教两人读书,两人除了读书习字,余年还跟着府上的家将学武术骑射,余娇娇则是还有个女夫子教她礼仪和琴棋书画。
余娇娇乖巧听话且极其聪明,小小的年纪,学起学问来就极其刻苦,无论是夫子还是女师傅提起她来都赞不绝口,但余年就是个小混不吝,学武术骑术自是不用别人督促,但是在读书方面,真是把他爹余庆的鼻子都快气歪了。
自从到了镇国侯府,余庆负责打理侯府在外的一些产业庄子,余杨氏每天陪着老夫人烧香礼佛,顺便给老夫人打打下手,管理内宅琐事。
余老夫人看着杜若鹄从那么一小团长大,更不用说杜若鹄母亲死后祖孙俩相依为命那么多年,杜若鹄刚离京的时候要怎么不适应怎么不适应,常常在睡梦中被噩梦惊醒,总是梦见自己的亲亲小孙女在路上糟了难。好不容易收到杜若鹄安全到达西北的信后,她又担心杜若鹄在西北适应不了。
余庆见余老夫人总是愁眉不展,便跟妻子商量,让自家的两个孩子每天去陪着老太太用饭。余娇娇性格娇憨,人长得可爱乖巧,余年虽然皮是皮了点,但是懂事嘴甜,成天有两个孩子在身边陪着,多多少少也缓解了与老夫人对杜若鹄的思念之情。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个孩子和杜若鸿在一起并没有多久,但是关系极好,两个人每月都得写一封厚厚的书信寄给他们心心念念的小表妹,收到回信再乐颠颠的跑到余老夫人这读给她听。
稚童清亮的嗓音,信中那些西北的趣事,还有自己乖孙女每次信中对自己的挂念,都让余老夫人舒心不已,也暗暗下决心定要撑着这把老骨头多活几年,好做自己小孙女的依靠。
临近年关的时候,京城处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算起来,杜若鹄的母亲也就是现任镇国侯夫人去世已满三年已经出了孝期。因此,今年府中处处也都挂了红灯笼,往来行走的丫鬟仆人因着自家老太太的心情状态越来越好,也因着西北送来重重的年货倒是满满的喜气。
严格意义上来说,京城的镇国侯府只剩余老夫人一个名正言顺的主子,整个京城比与老夫人年龄辈分高的几乎没有,也就秦国公府老夫人和余老夫人是一个辈分,所以自然没有人有那个资格邀请老夫人上门参加宴席,也无人能和与老夫人搭得上话来侯府拜访,所以无论是看不上镇国公府的,抑或是想要巴结讨好的,都没有上门拜访的途径,镇国侯府倒是真真切切的过了出孝以来的第一个安稳年。
尽管从来没有婆婆给儿媳妇守孝这一说,但自从杜若鹄的母亲去世之后,余老夫人便请了皇后的恩旨在家安心礼佛照顾孙女。余老夫人自然知道皇家是什么尿性,必然嫌弃她这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老太太不吉利,所以这恩旨下的倒也痛快。自从恩旨下来,余老夫人就没有再参加过任何宫宴。
但凡是有利也有弊,因着这个京中人都猜测镇国侯府彻底被皇帝厌弃了,也因此那几年不少捧高踩低的没少针对她们孤儿寡母的。只是那时候杜若鹄还小,作为镇国侯府的嫡小姐是必须要跟着进宫的,深怕杜若鹄在宫中出了什么意外,所以余老夫人干脆请了这道恩旨。
如今,三年孝期已过,且现在镇国公府只剩下他这一个正儿八经的主子,身后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余老夫人无论如何也逃不掉这除夕宫宴了,且余老夫人也想让这京城知道知道,他镇国侯府再怎么被皇帝猜忌,也不是一些跳梁小丑就能打压得了的。
年三十因着晚上余老夫人要去宫里参加除夕宫宴,不在家中用餐,所以镇国侯府上中午提前吃了顿团圆饭。府中主子加上余年一家也就五人,自是也没有分什么男桌女桌,一张大圆桌好好地吃了个团圆饭。
“姑祖母,您尝尝这个兔子,这是孙儿跟武师傅去庄子上打的。”饭桌上,余年不遗余力的推销着自己的战利品,那小神情别提有多骄傲。
余庆看着自己儿子那一脸的“我天下第一”的骄傲模样,真的是要多无语就有多无语。
“好好好,年哥儿真是厉害,年纪轻轻就如此百步穿杨。”余老夫人在这些小一辈儿孩子的眼里那是顶顶慈和的老太太,余年更是将老太太奉为自己的知音。
“姑祖母,娇娇今日新做了首诗,想给外祖母听听。”见自家大哥又在姑祖母面前撒娇卖好,余娇娇对着自己大哥翻了个大白眼。
“好好好,我们娇娇可是个才女,快念给姑祖母听听。”
“胡天冬月望北都,月影两圆近却无。金戈铁马彤彤日,捷报传来满皇都。”随着小女孩清脆的声音念完,余老夫人的眼眶微微湿润起来。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首诗并没有那么经验,但是上两句诉说战士在边疆对亲人的思念与无法团圆,后两句则表明待得胜还朝盛名归来再与亲人相见的决心。或许那些大家会嫌弃这首诗的稚嫩,但对于一生都在家中等待的余老夫人来说,这首诗真真的戳中了她的内心。
“好好好,姑祖母的乖娇娇,咱们一起等着你叔父他们捷报传来满皇都……”
京城,镇国侯府。
相较于往年,偌大的镇国侯府今年更热闹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侯府里面主子变多了。以前府中只有余老夫人和杜若鹄两个主子在府中生活,老太太一心向佛,小姑娘文静害羞,自从余庆一家人搬进侯府,整个侯府颇有点鸡飞狗跳的感觉。
到不是什么狗血的余庆家作妖,而是因为余年表少爷着实太淘气。今天下湖捞鱼险些把母亲吓哭,明天捉弄夫子被叫家长,后天在胡同里打群架被余大老爷打的满院子跑……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在这位表少爷的身上发生,似乎都成了理所应当。在这种成天鸡飞狗跳的氛围中,镇国侯府竟比以往多了一丝人气。
因为余年和余娇娇开蒙晚了,且毕竟身份并不贵重,因此余老夫人没有送他们去别府的家学,而是在府上请了府里个夫子来教两人读书,两人除了读书习字,余年还跟着府上的家将学武术骑射,余娇娇则是还有个女夫子教她礼仪和琴棋书画。
余娇娇乖巧听话且极其聪明,小小的年纪,学起学问来就极其刻苦,无论是夫子还是女师傅提起她来都赞不绝口,但余年就是个小混不吝,学武术骑术自是不用别人督促,但是在读书方面,真是把他爹余庆的鼻子都快气歪了。
自从到了镇国侯府,余庆负责打理侯府在外的一些产业庄子,余杨氏每天陪着老夫人烧香礼佛,顺便给老夫人打打下手,管理内宅琐事。
余老夫人看着杜若鹄从那么一小团长大,更不用说杜若鹄母亲死后祖孙俩相依为命那么多年,杜若鹄刚离京的时候要怎么不适应怎么不适应,常常在睡梦中被噩梦惊醒,总是梦见自己的亲亲小孙女在路上糟了难。好不容易收到杜若鹄安全到达西北的信后,她又担心杜若鹄在西北适应不了。
余庆见余老夫人总是愁眉不展,便跟妻子商量,让自家的两个孩子每天去陪着老太太用饭。余娇娇性格娇憨,人长得可爱乖巧,余年虽然皮是皮了点,但是懂事嘴甜,成天有两个孩子在身边陪着,多多少少也缓解了与老夫人对杜若鹄的思念之情。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个孩子和杜若鸿在一起并没有多久,但是关系极好,两个人每月都得写一封厚厚的书信寄给他们心心念念的小表妹,收到回信再乐颠颠的跑到余老夫人这读给她听。
稚童清亮的嗓音,信中那些西北的趣事,还有自己乖孙女每次信中对自己的挂念,都让余老夫人舒心不已,也暗暗下决心定要撑着这把老骨头多活几年,好做自己小孙女的依靠。
临近年关的时候,京城处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算起来,杜若鹄的母亲也就是现任镇国侯夫人去世已满三年已经出了孝期。因此,今年府中处处也都挂了红灯笼,往来行走的丫鬟仆人因着自家老太太的心情状态越来越好,也因着西北送来重重的年货倒是满满的喜气。
严格意义上来说,京城的镇国侯府只剩余老夫人一个名正言顺的主子,整个京城比与老夫人年龄辈分高的几乎没有,也就秦国公府老夫人和余老夫人是一个辈分,所以自然没有人有那个资格邀请老夫人上门参加宴席,也无人能和与老夫人搭得上话来侯府拜访,所以无论是看不上镇国公府的,抑或是想要巴结讨好的,都没有上门拜访的途径,镇国侯府倒是真真切切的过了出孝以来的第一个安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