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贤意掌安良堂无人异议,安良堂也发展飞快,在美国各大城市里的大小华埠都有安良堂入驻,成员很快也突破两千众。名望变大,可是司贤意的口袋依然干瘪,在安良堂无事的时候还得带着兄弟们做一些小生意补贴用度,推着小车卖水果,开个肉铺等等,这种窘迫的情况一直到司贤意遇见一个新加入洪门致公堂的万兄才得以改变。
那个在檀香山辅一加入致公堂就成为双花红棍的广东老乡就跟司贤意非常聊得来,双花红棍在一次聊天中发现这个名满美洲华族人圈的司一拳竟然生活窘迫无比,从波士顿来檀香山竟然为了省钱没有回在旧金山的家一趟。
授之于鱼不若授之于渔。
双花红棍特意给这个中意的司一拳补上一课生意经。
先是狠狠夸赞一番司一拳有古之侠风。
司兄弟,如果一个大侠在一个路边店铺吃饭,进店喊上一句:小二,好吃得统统给我拿上来,再来一壶好酒。这样的大侠是不是很符合你的想法?
如果大侠刚好囊中羞涩,他进店铺是不是就会像其他食客一样,吃点什么还要算计自己的钱囊和路程。
然后就说大侠潇洒行走江湖凭的不是江湖名声也不是武功高强,为那么凭啥?!凭的是大侠鼓囊囊的荷包。大侠口袋空空,江湖名声和武功高强这些足以自傲的东西在这个路边店铺里换不来一碗水煮面。
司贤意哪里听过这样的理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个鹅蛋脸的老乡。
钱是英雄胆!双花红棍直接给下了一个结论。
所以司兄弟你和你们安良堂应该有自己的生意,就像刚才我讲的那个大侠,安良堂有钱了,你和安良堂的兄弟们才能后顾无忧的安心做事,帮扶华族人兄弟姐妹。
司贤意点头不断,这么多年过来,他可是知道这钱财的重要性,可叹苦无门路更没那个头脑,自己只会带着兄弟们做一些小生意勉强糊口,勉力维持安良堂的正常运转。
司贤意将自己的苦恼向这个双花红棍吐露。
双花红棍哈哈大笑,跟这个老乡说了半天话,没白聊天,真怕这个司一拳将自己说的话当作一场闲聊而已。
两个老乡低声耳语,一个悉心传道,一个皱眉用心记。
在司贤意临出门前,已经喊那个老乡大哥,佩服无比。
贤意啊,你回去按我说的做,钱财不是问题,安良堂在美国大有可为。还有,记住,我们是在美国讨生活,不能将自己永远当作外人,要融入当地,努力参与进当地人的生活中去。其实很多猜忌和排挤都是因为我们和他们相互之间不了解,都觉得对方不容易结交。
大哥,那我该怎么办?
双花红棍揉了揉光滑的下巴,说:嘿,我有一个好兄弟说过这个问题,他可是个盛国进士,去过欧洲好几个国家游学,据他说这种现象之根本在于文化不同,好在我中华文化包容性强,可以往下兼容。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山不来就我,我既去就山。
看着司贤意好像依然不是太明白,双花红棍一拍额头,忘记这个老弟读书少,不应该跟他拽文:贤意啊,那些外国人看不起我们也不了解我们,我们想加入他们的圈子也被排斥,那么我们就专门请外国人来加入我们,让他们给我们干活,甚至和我们合作一起赚钱。将安良堂从波士顿迁到纽约或者旧金山华埠,这两个地方华族人多,你们会更容易获得咱自己人的支持。重金聘请外国人做事,让他们去和同类打交道肯定比你们出面容易的多。
司贤意毫无头绪而来,信心十足而归。
回到离开好几年的旧金山华埠,开始联系大哥给的商人名单,去致公堂总部商议安良堂迁址以及后续扩建事宜,在旧金山华埠这司贤意名声最大,老一辈的致公堂大佬都是看着司贤意长大的,小辈要努力上进,老一辈人跟不上,但是不能拖后腿,纷纷赞同支持,给钱给帮助,致公堂里的小一辈人听说司一拳要去纽约新立安良堂总部,报名追随者很多。
也就是那年,司慧敏被阿爸从旧金山接走,全家都搬来纽约华埠定居。
杜盛跟父亲到纽约司阿伯家,终于见到了多年未见的阿妈和阿敏,阿敏比杜盛小一岁,杜、司两家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所有人都非常宠爱这个小丫头。
阿敏的妈妈和杜盛的妈妈都是当年老杜夫妻从国内老家带回美国的黄姓同宗姐妹,分别嫁给了杜青峰和司贤意。从结婚到养儿育女,两家人在旧金山杜家那个大院子里共同生活十几年,两家孩子叫黄家姐妹都是阿妈。一直到司家举家迁来纽约。杜盛和阿敏也有小十年没见过面,当年搬离旧金山时那个哭得差点抽过去的黄毛丫头已经是一个身材抽条的大姑娘了。
司慧敏从小就跟小哥哥亲厚,多年未见杜盛,再次见面一点也不生疏,上来就拎过杜盛手里的包裹带小哥哥去阿妈早就收拾好的房间。
司家夫妻和杜青峰都笑眯眯的看着两个疯跑的孩子,都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