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质太多,涉及的反应就会复杂很多,朕会直接将流程教给你们,你们要做的……就是理解这流程原理,然后配合这位工部尚书造炼铁炉,最终稳定出钢。”
朱允熥也不卖关子,毕竟这些人虽然天赋资质都是绝佳的,但毕竟接触化学也才几个月的时间,许多化合物的性质和作用都不甚了解,能想到那份儿上,已经是极限。
“工部……尚书?”
顺着朱允熥的目光,众人这才发现边角处还坐着一个穿官服的,此刻正一脸懵逼,又甚是拘谨的样子,他站起身来朝众人拱手一礼,道:“下官……工部尚书秦逵,见过各位道长。”
他现在都快尴尬得用脚趾抠出三室两厅来了。
哪儿敢轻视这群大爷啊?
讨论的都是这种不明觉厉的东西也就罢了,真论起来……他们口中自称的那一声声“弟子”可是比什么都实在的!比起外面那些读了几句书就自称「天子门生」的人「天子门生」多了!
刚才那些玩意儿,他一个字也听不懂,这就跟一个全校吊车尾被拎到尖子班去旁听,还被那些牛逼尖子生注目一样——搞得人秦逵堂堂一个工部尚书都显得畏畏缩缩。
也好在这群“尖子生”并没有问他什么学术问题。
而是先后给他回了个道家的礼仪:“原来是工部尚书秦大人,有礼。”
秦逵努力保持微笑:“往后之事,还需诸位多多指教才是。”
道家人讲究无为而治,对这种你来我往的繁文缛节一般来说也不甚在意,和秦逵算是认识了之后,便纷纷回过头去,重新看向了讲台上的朱允熥。
朱允熥见教室里肃静下来。
这才拿起粉笔转身画了个大致的炉子轮廓,包括铁水转炉的入口、氧气或空气注入口、去杂完成后的钢水出口等等……
而后才继续开口道:“炉子之中提前放置生石灰,经过冶炼熔融的铁水从这个口注入,在炉子里鼓入空气或氧气,同时转动炉子进行充分反应,在这个过程之中,液态生铁表面剧烈的反应,使铁、硅、锰氧化……”
“……”
朱允熥神色平静地把转炉炼钢法的反应和原理,一步步给张宇清、马瑞、刘渊然等人讲解了起来。
其中涉及到的各种步骤多且繁琐。
但每一个人都在若有所思地奋笔疾书,把朱允熥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当磷与硫逐渐减少,火焰退落,炉口出现四氧化三铁的褐色蒸汽时,表明钢已炼成。”
朱允熥把期间的反应以及会产生的反应现象也都讲了出来,按着这个标准,以他们的天赋资质,转炉炼钢安排上日程绝不会是什么难题。
当朱允熥话音落下。
教室里陷入一片死一般的沉寂,所有人或是看黑板、或是看自己的笔记,或是蹙眉深思。
沉寂许久过后,才听得教室里响起一声惊叹:“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