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的从厨房端了一盆冷水回到房间,然后慢慢的将自己从头浇到脚,直到所有衣服全部打湿。
地上也跟着湿了一圈,不过没事,这天气这么热,到明天早上肯定也干了。
为了保证发烧的必然性,余明夏还特意在房间的窗户位置吹了快半个时辰的冷风。
这才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将所有东西放回原位,再摸回床上睡觉。
睡觉前默默祈祷明天一觉睡醒就能回到了自己的宫廷风大床,只要能回去,信女保证一辈子不杀生。
第二天早上。
余明夏是被疼醒的,脑子疼的像要裂开了一样,全身肌肉也酸痛的不能移动,喉咙更是干的冒火。
当然最痛苦的是睁眼看到的还是这灰扑扑的青幔。
“夏儿,你好点了吗?”黄琼今天起床后就有些心神不宁。
穿好外衣后就来到了女儿的房门外,在外面敲了半天门,也没听到里面的人回应,着急的推门进来。
就看到女儿在床上蜷缩成一团,脸色也白的跟鬼一样。
“这······这怎么还越来越严重了?昨天不是都好了。”黄琼三步并做两步来到女儿床前。
伸手摸女儿的额头,首先摸到的是一把冷汗,额头温度更是烫手。
“老余,老余,快过来!夏儿烧的更严重了。”黄琼看着女儿痛苦的模样,眼泪瞬间止不住了。
余父听到声音后,从门外冲了进来,看见女儿被烧红的脸,双眼紧闭,很明显已经昏迷了。
连忙上前将女儿背了起来,这得赶紧看郎中,可别烧傻了。
余呈庭和余枫听见母亲的声音后,也跟着先后跑了进来。
余国华当机立断:“琼娘,去拿银子!我们带夏儿去镇上看郎中。”
“老二,去你阿桂婶家借牛车!”
几人快速的跟着余父的指示动了起来。
余父将余明夏背到院门口,余呈庭二人已经将牛车借来了,隔壁阿桂婶和她儿子铁柱也站在牛车旁。
陈桂芳听到余明夏病的更重了,也很是忧心,就跟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什么忙。
这孩子也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看着她现在人事不省,心里也是心疼的紧。
“快快快,上车,我让铁柱送你们去。”陈桂芳帮忙将余明夏从余父背上扶下来安置在车上。
这时黄琼也拿了银钱出来了,跟着上了牛车。
“娘,我们走了。”铁柱说完后就朝着牛的屁股甩了一鞭子。
“好,赶车稳当点!一路看着点。”陈桂芳看着前面奔跑的牛车不放心的喊了一句。
“谢谢桂芳婶!”余呈庭微微带着哭腔向陈桂芳道谢。
“这有什么值得谢的,你们还没吃早饭吧!走走走,去我家。”陈桂芳一手拉一个将两孩子拉回了家。
······
这次风寒,余明夏足足喝了半个多月的中药,身体才完全恢复,据余枫所说,她当时差点就救不回来了。
余明夏也因此短暂的放弃了继续折腾的想法,折腾一次代价太大了。
唉······
如果她真的不在了,院长妈妈肯定会很伤心。
不过幸好还有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安昱,有他这个开心果在,院长妈妈也许能开心一点吧!
既然暂时回不去,那就先改变目前的生活现状吧,她当时看病也花了家里不少钱,起码这得还了吧!
穿书对她而言,目前唯一的好处就是拥有了一具健康的身体,她可以放肆跑,放肆跳,放肆的倒挂金钩。
阿呸!说顺嘴了,才不要倒挂金钩。
这半个月,因为她上次病的来势汹汹,把家里人吓的不轻。
小主,
大家现在对她就像一个瓷娃娃一样,最稠的栗米粥和最软的饼都是她的,余父也不让她下地干活,就让她在家歇着。
同村的姑姑听说她生病了,还专门让姑父送了两条鱼过来给她补身体。
余明夏大概理解,这是这个家庭对待病患的照顾。听余枫说,翠花婶子的女儿大妞生病了还必须要下地干活呢!不干活就不给饭吃。
这么看来,她也还算是幸运!
不过目前来说,令余明夏最不能忍受的是厕所。
说是厕所,不过就是挖了个坑,上面搭了两块板子,板子上放了两块砖头而已,而且还能一眼看到粪坑。
擦屁股用的工具还是制作很粗糙的竹篾。当时余明夏第一次看到这个厕所的配置时,都开始怀念心脏病了,说不定再气两回她都可以重新投胎了。
因为厕所,余明夏对作者的怨念简直可以养三个邪剑仙!!!
让她穿书也就算了,好歹让她穿个好人家。穿个普通人家也就算了,好歹给个金手指嘛。
然而什么都没有,余明夏只能四十五度郁郁望天。
不过有件事说来也奇怪,这半个月和大家相处,余明夏并没有隐藏自己的性情,竟然没有一个人觉得她和原来有什么不同,她想了一晚上的托词一个都没用上。
比如掉下水伤了脑子失忆啦,或者假装发个脾气死不承认······万万没想到压根没人问,除了有天晚上吃饭余父问余明夏最近怎么不爱说话了。
余明夏:我天生不爱说话!
不过没人问更好,也省得她编瞎话了。
余明夏坐在凳子上扶着头打量着这个家,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余明夏对这家人和生活的世界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也能非常淡定的叫阿爹和阿娘了。
阿爹:余国华,三十四岁。余国华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位姐姐。
大伯:余国强,二伯:余国富,姑姑:余韶华。
只不过大伯和二伯两人早年被前后征兵,均战死沙场,爷爷奶奶两人接受不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也已经先后去世。
最后只剩一个姑姑和爹爹相依为命,这么多年两人感情极好。即使后面两人都已各自成婚,组建了各自的小家庭,但依旧时常往来。对了,姑姑嫁给了同村住在靠海那边的冯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