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听后,神色稍缓,但眼中依旧难掩担忧。她看向章天爱,诉说着自己对侄女的牵挂。
章天爱安慰道:“无妨,我自有分寸。”接着,她又将康平郡主追上她、拦住她的事情,以及她是如何处理的,一一告诉了贤妃。
她感叹道:“这些人啊,真是吃饱了没事干。”
贤妃听后,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章天爱知道,贤妃心中依旧挂念着侄女,这份亲情,她也能感同身受。她心中暗想,既然已经说好了一切,贤妃如此牵挂,她也无能为力,只能陪在贤妃身边,共度此刻。
贤妃似乎感受到了章天爱的无奈,轻叹道:“我也是没办法啊。”
章天爱闻言,点头附和:“是啊,我们都没有办法。”两人相视一笑,又静静地等待起来。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侄女的身影却始终未见。
贤妃的焦急之情愈发明显,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忍住了。
章天爱见状,只好再次开口,用话语来安抚贤妃:“本来是想让你们姑侄二人先见见面、说说话的,我却跑来讨人嫌,耽误了你们相聚的时间。”
贤妃听后,只是看了她一眼,并未多言。
章天爱也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终于,宫人前来禀报,说侄女已经接到宫中,不日便到。
贤妃闻言,再也坐不住,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
章天爱也是满心期待,陪着贤妃一同等待。
不久之后,侄女终于被宫人带了进来。章天爱一眼便看到了那个被扶着进来的少女,她脸色苍白,病容满面,时不时还会咳嗽一声。
但仔细端详,她的五官还算精致,与贤妃颇有几分相似,或许这便是姑侄之间的血缘关系吧。
然而,她的穿着打扮却显得过于隆重,满头的金钗玉饰与她病弱的模样极不相称,整个人显得有些凌乱。衣裳也似乎有些不合身,好像入宫前才匆忙套上,仿佛这衣裳、这金钗都是别人的,而非她自己的。
她整个人几乎靠在宫人身上,给人一种阴郁之感。头发稀疏且泛黄,人也过于瘦弱,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怜悯。
这便是贤妃的亲侄女吗?章天爱心中暗自惊叹。她前世并未见过这位侄女,但曾听闻过不少关于她的传言。
而那位假的侄女,她倒是见过几次,长得颇为标致,规矩也学得很好,深受众人夸赞。
相比之下,这位亲侄女确实显得有些逊色。但章天爱也能理解贤妃的苦心,毕竟侄女身处这样的环境,能如此已是万幸。
少女在宫人的搀扶下行礼,动作虽显笨拙,但还算规矩。贤妃早已等不及,直接让她起身,走过去拉住了她的手,上下打量着她,眼中满是关切与担忧。她询问侄女为何来得如此之晚,又责问派去的宫人为何迟迟未将人接回宫中。
侄女刚想开口解释,却被贤妃打断。她盯着宫人,示意其先说。
宫人犹豫了一下,看了看一旁的侄女,说道:“主子,府里还是不想这么快让表姑娘入宫。说是要等表姑娘病好了再入宫,以免将病气过给了主子。他们也是为主子好,担心主子的身体。”
贤妃一听便怒了:“还是不想让我见侄女吗?还怕我被传染?呵呵,还有什么理由?”宫人见状,连忙摇头表示没有了。
贤妃的怒火难以平息,但侄女却在此刻开口了。
她轻声喊道:“姑母……”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
贤妃连忙看向她,眼中满是温柔与安慰。
她向侄女介绍章天爱:“婉儿,这是良妃娘娘,宫中的良妃。你应该知道她,姑母曾与你提起过。她知道你要入宫来看我,便一直陪着姑母在这里等你。良妃娘娘与姑母关系很好,你也要像尊敬姑母一样尊敬她。”
侄女闻言,连忙又要行礼。
章天爱见状,连忙制止了她:“不必多礼。”她仔细打量着侄女,发现她虽然病弱,但规矩却学得很好,看来在府中也并未受到太多苛待。
她心中暗自感叹:侄女与她一样,都是命运多舛之人啊。
贤妃再次询问侄女为何来得如此之晚,侄女欲言又止。贤妃见状,便让她先不要说,转而盯着宫人。
宫人见状,只好将府中的态度再次告知贤妃。
贤妃听后,更是怒不可遏:“他们如此做法,简直岂有此理!我侄女病弱至此,他们还如此阻拦,真是欺人太甚!”
侄女见状,连忙上前安慰贤妃:“姑母莫要生气,侄女无事。只是府中之人担心侄女病体未愈,会过给姑母,所以才迟迟不让侄女入宫。侄女知道姑母挂念侄女,便不顾一切地赶来了。”
贤妃听后,心中稍感宽慰。她拉着侄女的手,说道:“你放心,姑母会为你做主的。你且在宫中住下,好好养病。待你病愈之后,姑母再为你寻一门好亲事。”
侄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她感激地看着贤妃,说道:“多谢姑母。”
章天爱在一旁看着这对姑侄情深,心中也颇受感动。她暗自决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侄女脱离困境,让她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贤妃欲言又止:“仅此而已?”
宫人轻声道:“是的,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