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继续说道:“首次调查,旨在摸清各户子女入学意愿。若发现求学热情高涨而校舍不足,便需增建;反之,若意愿淡薄,则需上呈父皇,请求下旨干预。”
李世民闻言,好奇追问:“下旨?何旨?”
李佑解释道:“旨意即令长安城所有七八岁稚童,皆需入学。”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李渊在一旁颔首赞许:“佑儿此计甚妙,若真能推行,大唐未来必人才济济。”
李世民亦是激动不已:“此计甚好,若成,朝廷亦可借此减轻负担。”
李佑却苦笑摇头:“诸位误会了。我仅能在长安城力推此事,他地实难顾及。即便长安,我亦感资金紧张。”
此乃实情,李佑为大唐已竭尽全力,这也是李世民未加阻拦或争夺其事业之因。李佑先前之财富,多已投入两所学院。
李世民又问:“佑儿,你估算过在城中建一所你所述之学校需多少银两吗?”
李佑摇头:“此刻尚难断言,需待学校成立,招收学生后方能估算。且随着年岁增长,投入亦将逐年增加,如同大唐学院,初期仅设一年级,但招生扩增,学生增多,所需投入亦随之增长。”
“因此,我之资金,望诸位勿再惦记,我确实急需用之。”
李世民闻言,慈爱地揉了揉李佑的头:“吾儿误会了,谁人会惦记你的?但你这般投入,实为不易。此事业如无底洞,何时方为尽头?”
众人亦点头表示理解,李佑笑答:“尽头?这不是已经有了么。”言罢,他指向长孙皇后,众人皆投以好奇的目光。
李佑解释道:“大娘身为皇后,心系大唐教育,主动承担起学子教育的重任,此乃大善。待家大娘手后,我意将两所学院赠予她。”
长孙皇后闻言,连忙摇头:“此等无底洞,我可不敢接手。”
大家听后都哈哈大笑,看着嘻嘻哈哈的,但李佑明白,只要对唐朝有利的,李世民都能听进去。
别说那些有的没的,在这个时候,皇室的威望还是很高的,特别是这一两年,李世民兜里有钱后,投入民生方面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听了媳妇的话,李世民沉吟片刻,目光转向李佑,缓缓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教育需置于朝廷的严格监管之下?”
李佑颔首道:“这是自然。纵观过往各朝各代,皆渴望培育读书人,却未曾深究,读书人,究竟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
“而今,大唐正赋予世人一个宝贵的机会,即在朝廷的严格监管之下,免费让天下之人得以读书识字。倘若朝廷无法妥善把握,恐此等机会将难以再现。”
“譬如现今市面上的诸多私塾,其教学内容杂乱无章,意义何在?但若由朝廷接管,便可实施系统管理,如此一来,大唐的读书人皆将成为国家的栋梁。”
李世民沉吟片刻,转头向李渊求教:“父王,您对此有何看法?”
李渊亦点头赞同:“佑儿所言极是。当前投入虽大,且短期内难以见效,但此等投入实为必要。掌握教育之权,大唐将人才济济,未来可期。”
李世民终点头认可,转而面向长孙皇后及众嫔妃笑道:“尔等闲暇之时,不妨先行了解详情。待一切准备就绪,我将下旨成立一个名为‘教育部’的独立部门,由尔等担任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