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广里。
司隶校尉府。
自从董卓升迁为司隶校尉之后,府邸门廊之上的匾额便改成了司隶校尉府。
如果按照官员品级来算,董卓原本是河东郡太守,官职是秩二千石,而司隶校尉则是比两千石。
按照俸禄来算。
“秩二千石”的俸禄通常比“比二千石”要高。
虽然都以“二千石”来称呼,但“秩二千石”是实得二千石,一年可得粮食二千一百六十石;而“比二千石”一年所得粮食通常少于二千石。
从官员的品级上来算,一般来说,“秩二千石”的官职品级相对更高。
《汉书》中记载“郡守,掌治其郡,秩二千石”,这些官员在地方上具有较高的权力和地位,负责管理一郡的政务。而“比二千石”的官职相对稍低。
特别是在洛阳这种地方,两千石的官员有很大一部分是辅官而并非主官。
还有一些是礼仪,博士一类的学术类官员,手中几乎不掌握什么实权。
但在洛阳,有两个比“秩二千石”还要搞的“比两千石”的官位。
其中之一便是董卓如今担任的司隶校尉,还有一个就是伏完担任的执金吾。
司隶校尉属官有从事、假佐等。又率领有由1200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队伍,司隶校尉因此而得名。
也有人称司隶校尉这个官职为‘雄职’以赞叹其官职的权威。
董卓的这个司隶校尉看似明面上是官职降了,但实际上手中掌握的权利更大了。
司隶校尉有皇帝钦差的头衔,可以逮捕,审讯,弹奏一切司隶地区官员以及贵族的之权,比维护洛阳治安的执金吾之权还要大。
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将军梁翼,便是倒在了司隶校尉单超的刀下。
可以这么说,司隶校尉就是京兆地区一柄属于皇帝的快刀。
只有备受皇帝信任的人,才能担任这一职。
董卓从之前的囚车入洛,到担任司隶校尉,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刘宏对于段羽的补偿。
段羽平叛黄巾之乱,但因为在洛阳诛杀卫氏一事被拿掉了前将军的封号。
除了一个封爵之外,再无任何赏赐。
这显然对于平定了这么一场大乱的功劳来说很是不符合。
而且段羽还在平乱之后,送了一大笔钱给刘宏,解决了刘宏重新组建北军的大难题。
因此,段羽在离开洛阳返回凉州的时候,请奏刘宏让董卓留在洛阳,并且给予一个官职。
刘宏便将董卓提拔成了司隶校尉,以示信任。
此时,董卓的司隶校尉府地门前,车马也是络绎不绝。
从昨天开始,前来拜访董卓的人就没有间断过。
司隶校尉本身就具有巨大的职权。
但这并不是董卓府邸能排满了人的原因。
其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因为段羽的存在。
如今的段羽用一句圣眷正浓已经不足以来形容了。
谁都知道,在凉州,如今段羽就是天。
兵强马壮,钱粮广盛,接连西域那座金矿。
现在的段羽真的是要钱有钱,要权有权。
曾经被视为荒芜之地的凉州也依然成了好地方。
很多官员都想走凉州的门路,去凉州为官。
还有一些凉州本地在洛阳的官员,也都想来巴结董卓讨好段羽,以此来让自己的家族在凉州好过一点。
而这么多年在朝堂上被压制的董卓也终于体会到了一把什么叫做被巴结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