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说:“老弟我贫穷的太久了,就像鱼在旱地里,急需得到一勺水滋润一下,解解渴啊(急欲得勺水自濡矣)!”
蹇叔说:“老弟你因为贫困而找工作,投靠主人,我也很难阻止你。那我就告辞了,以后想要找我,就到宋国的鸣鹿村,那个地方幽静闲适,我就在那里选个地方居住了(吾将卜居于此)。”
注:【鸣鹿村:今河南鹿邑县境内】
蹇叔辞别,走了。
百里奚留下了,给虞公当差。
到了虞公失国(假途灭虢的故事),百里奚留在虞公身边,不忍离去,叹息道:“我既然都不明智了,还敢不忠吗?”
当百里奚被晋国当做陪嫁奴隶派到秦国的时候,百里奚感叹:“我空有一身治国安邦的本事,没有遇到明主,不能施展才华,现在岁数大了,还被当做陪嫁,为奴为仆,真是莫大的耻辱啊!”
于是在去往秦国的路上,逃跑了。
来到宋国边境,封路了,不让过去,就转头前往楚国。
到了宛城,有几个打猎的乡下人,怀疑他是奸细,就把他抓住绑起来。
注:【宛城:今河南南阳市市区】
百里奚说:“我是虞国人,因国破家亡逃难到此。”
乡下人问:“你有啥技能?”
百里奚回答:“擅长养牛。”
乡下人就留下他喂牛,牛被饲养的膘肥体壮,乡下人很高兴,就把他报告给楚王。
楚王召来百里奚问到:“养牛有诀窍吗?”
百里奚回答:“按时投喂,不让它过于劳累,心里要一心一意为牛着想,心与牛合为一体。”
楚王说:“好,你说的道理很对,不只是养牛,也可以这样养马嘛。”
于是任命百里奚为圉(yu)人,在南海这一区域养马。
注:1.【圉(yu)人:养马的官】
2.【南海:楚国南部水草丰裕的地区】
却说秦穆公见晋国陪嫁名单里有百里奚的名字,但是没有见到这个人,觉得有点奇怪。
公子絷说:“那是虞国的一个老臣,逃跑了。”
秦穆公就问公孙枝:“子桑(公孙枝,字子桑)你在晋国,想必是知道百里奚的大概情况的,他是什么样的人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公孙枝回答说:“那可是一个贤人啊。他知道虞公不听劝就不强劝,是他的明智;陪着虞公被囚禁在晋国,而且坚决不为晋国服务,是他的忠诚。况且这个人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只是怀才不遇罢了。”
秦穆公说:“我怎样才能得到百里奚而任用他呢?”
公子枝说:“我听说百里奚的妻子在楚国,他也必定逃亡到楚国去了,我们就派人去楚国查访查访吧。”
派人去楚国查访,回报:“百里奚在海滨,为楚君养马呢。”
秦穆公说:“我出大价钱把他赎回来,楚国能同意吗?”
公孙枝说:“那样百里奚就来不了了。”
秦穆公问:“为啥呀?”
公孙枝说:“楚君让他养马,就说明他们还不知道百里奚的真实才能。若咱们出高价去赎买,那就是告诉楚国百里奚是个值钱的大人物了。楚国如果知道了他是个大人物,必然留下来重用,还肯给我们吗?所以,主公您不如以抓捕逃跑陪嫁奴才的罪名,用低贱的价格赎买回来,这也是管仲能够从鲁国脱身的缘故啊。”
秦穆公赞同。
于是派人拿着五张羖羊皮,送给楚王说:“我们有个奴隶叫百里奚的,逃跑到你们这里来了。我国君主要把他抓回去治罪,以警示想要逃跑的人,我们用这五张羊皮交换。”
注:【羖羊:gu yang,公羊】
楚王不想因为一个奴隶得罪秦国,就派人去把百里奚抓住,放在囚车里交给秦国使者。
百里奚就要被从养马场押送走了,同伴们可怜他就要被杀头了,都哭着送行。
百里奚笑着说:“我听说秦君有当霸主的志向,他急着寻找一个陪嫁的奴隶,来到楚国把我找回去,是要重用我呀。这次辞别你们,我就要发达了,都别悲伤了。”
坐上囚车,走了。
到达秦国境内,秦穆公派公孙枝在郊外迎接,先把百里奚从囚车里释放出来。
然后秦穆公召见,问:“您今年多大了?”
百里奚回答:“才七十岁而已。”
秦穆公叹道:“可惜太老了。”
百里奚说:“您要是让我追赶飞鸟、捉拿猛兽,那我确实是老了;但是要让我坐在办公室筹划国家大事,我还年轻着呢。当年吕尚(姜尚、姜子牙)年已八十,在渭水河边钓鱼,周文王用车载着他回归朝堂,拜为尚父,所以创建周王朝。我今天遇到君主,不是还比吕尚早十年呢吗?”
秦穆公很感动,被他的话语所激励,马上严肃地问到:“我国处在狄、戎两个外族之间,没有与中原结盟,您老给我出点主意,让我国不落在诸侯的后面,并且赶超他们,这是我最大的目标与追求啊。”
百里奚回答说:“君主您没有把我这个亡国之臣当作俘虏看待,我这一把年纪,您还能虚心请教,我怎敢不竭尽全力为您出谋划策呢。如今雍、岐之地(雍州,陕西宝鸡。岐山,陕西渭河北岸的岐山县、扶风县),文、武所兴(周文王、周武王起家的地方),山如犬牙,原(陕西的塬)如长蛇,周不能守(平王东迁,把陕西西安地盘放弃了,迁都至河南洛阳),而以畀秦(给了秦国,秦国努力奋斗,消灭了戎、狄的外族,扩大了地盘,稳定了局势),此天所以开秦也(这是老天对秦国的眷顾啊)。正是由于地处狄、戎之间,才使得军队百炼成钢,战斗力强悍;而没有与中原诸侯结盟,也就没有消耗精力,保证了本国强大的战斗力、凝聚力。现在西戎的小国,也就十来个,把他们都收服了,兼并他们的土地,可以耕种,合并他们的人民可以组建军队参加战斗。这是中原诸侯没有与您相比的优势条件。您一方面要用恩德安抚,另一方面还要强有力的以武力镇压,恩威并施,这样就把西部边陲全部占有,然后凭借山川的险要地形扼守边关要塞,进可攻退可守,寻找机会进军中原,这样,恩威在您手中掌握,霸主的大业就可以实现了。”
秦穆公不觉肃然起敬,站起来说:“我有了井伯犹如齐国得到管仲一样啊!”
注:【井伯:即百里奚。春秋时,虞国有大夫井伯。之后以‘井’为姓氏。井伯的后代井奚逃入秦国,秦穆公任用井奚为大夫,封邑于‘百吸’,井奚便称为‘百里奚’。源自‘百度百科’】
一连与百里奚谈论了三天,所有的话题都非常投机。于是拜百里奚为上卿,主持国政。因此秦国人都称百里奚为“五羖(gu)大夫”。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665年的事。
后来百里奚主持国政,“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施行“重施于民”的政策,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西北地区,促进了秦国的兴起。
史载百里奚“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堪称一代名相。
秦穆公三十九年,百里奚(约公元前725年-公元前621年)去世。活了一百多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