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扯那个皮(2 / 2)

若是嬴政毫无准备听到这哥俩的话,他说不定要为此憋气很久。

毕竟修渠每天耗费的银钱无数。

他这个大王都已经节衣缩食为此等良策去筹划金银。

他的这些叔叔竟然敢如此磨洋工,无外乎是没把他这个大王放在眼里。

嬴政亲自在修渠现场见过那些狂妄的阻拦人员。

他也知道泾阳外边修渠制是无法进行。

不是因为征调的修齐人员不努力,而是因为封君的不作为。

“叔父的提议很好,既然叔父也说了发动百姓去修渠会让泾阳附近修渠的事快速完成。

那寡人就下一道诏令吧,让他们去帮忙修渠,每日给予八枚刀币。

若是1月之内能把之前落下的进度赶上,在月底还会给予两枚刀币作为奖金。”

嬴政这话一出就让渭文君和魏渭阳君更难受了。

他们是知道的,他们这个大王相当的抠。

在饮食起居上都能对自己抠到极致的大王,又怎么可能主动拿出来钱让这些百姓去把原本应该干的活再干一遍呢?

嬴政所承诺的要给这些百姓修渠发钱,可不就是他们这些封君需要自掏腰包了吗?

无论渭文君和渭阳君愿不愿意,嬴政这话说完之后,他们都没有了反驳的余地。

因为他们害怕,他们若是反驳嬴政。

下一秒嬴政就会追问他们为什么会延误工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些事儿不拿到明面上来说,可以彼此心照不宣的过去。

而有些事一旦拿到明面上来说,就会为自己招来灾祸。

渭文君和渭阳君好不容易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自己拆自己的台呢?

“大王英明。”

“大王勤政爱民乃是历代君王典范。”

马屁不要钱似的拍,渭文君和渭阳君想着今日之事也就罢了。

嬴政也明白,他能让渭文君和渭阳君出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若是再逼下去,他的这两个叔叔有可能会反。

“既然二位叔叔说好,想必这泾阳附近的工期,很快就能完事。

说了这么久,想必两位叔叔也累了。

不如就让我们尝尝这兄弟俩的手艺,毕竟本王和弟弟吃了小半个月,觉得还算不错。”

打一棒子给一甜枣,这就是嬴政现在干的事儿。

但,渭文君和渭阳君能怎么办呢?

当然是接招了呗!

程骄出发之前早就给这些人培养过这些吃食如何做。

所以根本不担心这些人做出来的味道不一样。

渭文君和渭阳君虽然被嬴政给制裁了,但他们也想知道这兄弟俩还能玩出来什么花样。

“大王如此说想来这兄弟俩手艺不错。

不如让我们兄弟也饱饱口福。

况且这兄弟俩投奔了赵盛,以后也算是在泾阳城内生活的人。

我们两个多见一见他们,或许还能扶持一下他们的生意。

也算是对得起大王,连续半个月都吃他们哥俩的小食了。”

这话本是渭文君想要借由这兄弟俩恶心一下嬴政和程骄。

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竟不惜做出微服私访这种没节操的事儿。

但嬴政又不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人。

对于他来说只要这招好用,只要能让这些大臣们意识到他们兄弟俩不是好惹的。

任何手段他都可以用。

至于程骄嘛,那就更是混不吝的很,所以兄弟俩没有一个认为这事儿算是耻辱。

倒是渭文君和渭阳君看到那个自称商人的兄弟俩真的做出了新的吃食。

而且闻着味道就不错时,脸色有些难看。

“这吃食闻着好香,看上去比吕相府那的蒸饼还要精细。

不知道,这样精细的吃食造价几何,浪费多少粮食?”

渭文君这话一出口,程骄脸色当即就变了。

跟这些封君继续说话,当真是没有一刻可以放松。

先前他和他哥可是放过了渭文君和渭阳君一马,让他们俩继续管理泾阳。

只是催促了修渠的时间,并没有真正的处罚他们两个。

这渭阳君和渭文君竟然在发现他哥没有处罚他们后,竟然想要给他哥扣上一个奢靡的帽子,当真是狼子野心。

“两位叔叔此言差矣,这粮食终究是给人吃的。

总不能说人正常消耗了粮食,只因去掉了它的外皮儿就说一句铺张浪费。

况且在咸阳之时本君已经研究出了如何形成一套生态系统。

能让这些被丢弃掉的粮食外皮发挥到极致的作用。

本君记得本君在咸阳推广了,只是没有普及。

如今这泾阳商业比咸阳更好,不如就从泾阳开始推广。

这兄弟俩也可见证一下到底是做吃食精细些会浪费,还是封君贪污更浪费。”

这还用问,当然是封君贪污更浪费!

但谁都没有胆子回答。

对于他们来说,知道自己贪污和承认贪污是两回事 。

大秦有多少封君他们数都数不过来,这些封君个个都不干净。

想要让这些封君不贪污根本不可能。

但封君的贪污怎么能算贪污呢?

那不是合理的征收地方税吗?

若是贸然扣上个贪污的帽子,恐怕秦国的封君都逃不开被制裁的命运。

渭文君和渭阳君意识到了程骄话中的恐怖。

他们也明白大王有可能要对封君动手。

但是如何动,怎么动都不是他们能猜测到的。

如今他们能做的只有先试探大王的意思。

“大王,您瞧瞧,微臣不过是说了一些体己话话静竟让长安君误会了。

我大秦封君个个都是大秦的功臣。

如何管理封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做法。

虽说泾阳之事让大王看到了我们兄弟管理的不足。

但我们兄弟毕竟年轻。

有些事处理上没有老封君那样圆润。

不如这样,我们兄弟二人把泾阳所发生之事写成上书递交咸阳。

看看宗室内的老封君们是如何处理的,我们兄弟二人也好借鉴一下。”

这话纯纯就是杀人诛心了。

那些个老的封君全都是程骄和嬴政现在撼动不了的。

就算他们查到那些老封君头上,证明了那些老封君确实不作为,让大秦的百姓受了苦。

他们也不能把老封君的封地剥夺了呀!

就算他们想要往老封君的封地安插人手,凭老封君对封地的经营。

他们安插进去的人很快也会被弄死。

小主,

这种浪费人才的事,程骄和嬴政还是不打算做的。

至于把泾阳发生的事捅到咸阳去,那就更没有必要了。

“您即已说了,骄儿年幼不懂事儿,怎么还跟他一般计较呢?

两位叔叔和众多封君都是我大秦的肱骨之臣。

你们如何治理封地,完全是凭你们自己的本事。

但本王的弟弟也大了,作为朝堂上的新贵,白起老将军的封地不适合本王的弟弟。

白起老将军一生为秦国征战沙场他虽死,但他的子女,我秦国不能不顾及。

本王,预寻一块新的地方给本王的弟弟当兄弟,不止两位叔叔可有推荐?”

嬴政这话一出口,渭文君和渭阳君才反应过来。

他们怎么就忘了,这个新册封的长安君还没有一块像样的封地呢!

白起的封地和府邸在先王诏令之中都给了长安君。

因长安君年幼为保自身不出宫居住,白起的府邸还是白起的夫人和儿子居住。

至于那封地更是离咸阳甚远。

若是嬴政同意了长安君去白起封地的事,就相当于变相地将他流放。

没个半载的是回不来的。

怪不得嬴政现在看他俩不顺眼!

原来是自己的好弟弟受了委屈了。

这个念头一出来渭文君和渭阳君就觉得嬴政今天的阴阳怪气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嬴政从未想过让他弟弟去封地发展。

对于嬴政来说,他信任他弟弟没错,但他弟弟才华太多,若是放任他弟弟离开。

他弟弟很容易就会被别人发现。

若是心存好意的还能护他弟弟一护。

如果是遇到那种资历老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