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改朝换代,天下归一(全文完)(2 / 2)

而安仕全却瞻前顾后欲言又止,不知道他又怎么想的。其实很简单,安仕全并没有其他什么意思,就是想如果天一亮就举行登基大典的话,确实时间有的仓促,怕委屈了小皇帝南宫印。

“既然盟主您都说了,那就按照这样去办吧!”安仕全说完,唤来未名并命令道:“你去好好准备,明天举行小皇帝登基大典,不得有误……还有就是把二世皇帝的后事也安排好,切不可马虎……”

未名领命后,就找人把二世皇帝南宫词的尸体给抬走了,然后进行了装棺,搭设灵堂等。再怎么说,南宫词也是皇帝,就算驾崩了,也应该享受应有的待遇。

一起妥当之后,整个皇宫开始忙碌起来。京城的百姓知道皇宫出事了可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一会儿,皇宫撞响了大钟,此时此刻,京城所以官员和百姓便知道二世皇帝驾崩了。

二世皇帝也是失败,作为九五之尊,驾崩了却没有老百姓哭丧,这还是真少见,或许二世皇帝真的不得人心吧,说不准有些人还巴不得他早点驾崩的呢!

谁都可以闲下来,可安仕全和南宫幻却不能,因为他们还有许许多多事情需要商议。于是他们一起到了华景殿的后堂,再带上房星瑞和觉延大师等一起商议具体的相关事宜。

到了华景殿后堂,坐次还是有讲究的。南宫幻并没有坐主位,而是坐在了偏位,以一个亲王的身份,觉延大师是客人,也当是上座,房星瑞是朝廷重臣,加上年纪一大把的,也是有座位,可安仕全功劳再大,只是老奴,只能站着说话。

因为皇宫里撞响了九次大钟,表示九五之尊,朝臣们就明白,二世皇帝驾崩了。如此大的事情,朝臣们无一例外地都提早来到了华景殿,各人的想法不同,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了安全起见,安仕全命令人把王怀国和苏远候等一批余党一网打尽,全部下了大狱。为的就是怕有人在朝堂之上闹出问题。

时辰一晃而过,该上朝了。

华景殿的大门被徐徐打开,朝臣们带着复杂的心情进入华景殿。可抬头一看,众人都被吓坏了,在皇位的旁边竖起了一排帘子,再在帘子旁边放了一把椅子。

金銮殿上如此格局,还是第一次遇见,朝臣们私底下开始窃窃私语地交头接耳起来。忽然,南宫幻昂首挺胸从后堂走了出来,直接就上了金銮殿上,然后在椅子上坐下,再后就是能看见帘子后面隐隐约约有个人影晃动。

朝臣们都糊涂了,南宫幻多少年来音信全无,这突然出现,谁人不惊讶。还没有等朝臣们反应过来,蜀亲王南宫幻突然站起来大声地宣布道:“知道大家听见撞钟了,昨晚山陵崩,本王多年不在朝廷……为了夏邑千秋万代,本王将主持今天的朝议。”

小主,

南宫幻声如洪钟,朝臣们是信服他的,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提出质疑。然后南宫幻看了看朝臣们,个个都低垂着头,于是大家在想,南宫幻肯定要当皇帝。可万万没有想到,大家真的想错了。

“既然山陵已崩,国不可一日无君,本王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立前太子南宫度之子——南宫印为新皇帝……因为新皇帝年纪太小,不能亲自处理朝政,于是由其生母烟雨太后垂帘听政,房星瑞、宋大人等大臣辅佐……”

南宫幻的话还没有说完,顿时朝堂之上便炸了锅,说什么都有。一开始大家以为南宫幻自己要当皇帝,可万万没有想到却让一个还是襁褓中的孩子当皇帝,真是让众人大跌眼镜意料之外。

为了堵住朝臣们的悠悠之口,南宫幻马上就让小皇帝的奶妈,在安仕全的护送下来到殿前,南宫幻第一个下跪叩拜小皇帝。朝臣们看见蜀亲王南宫幻都叩拜,也不得不跪下三呼万岁。然后再拜在帘子后面的太后烟雨。

朝臣们都知道,前太子监国的时候,一时醉酒便有了现在的小皇帝,虽然身份有点尴尬,可此时此刻,谁还敢乱咬舌根。如果真的有人乱咬舌根的话,恐怕怎么死都不知道。

于是乎就这样,襁褓中的南宫印被推上了皇帝宝座,也有个别朝臣心中是不服的,可在南宫幻强大的势力之下,谁敢反对,也只好不了了之,认可了眼前这位小皇帝。

一切都在安仕全的掌控之中,最开始的就是安仕全,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虽然跟最初的想法有点出入,但是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最不习惯的却是太后烟雨,本来她是想做道姑的,却被强迫做了太后,真是无可奈何。

宫里的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朝堂之上政局稳定,二世大行皇帝的后事也处理完毕,南宫幻在宫里也住了些时日,也甚是想回道宗,那里才是自己的天地,而金碧辉煌的皇宫,都是过眼云烟罢了。

南宫幻要离开,可烟雨却有些不乐意了。于是派未名前去传唤南宫幻到太后的寝宫——椒房殿。南宫幻也是知礼仪的人,去了椒房殿便跪地给太后请安,而烟雨手一挥,所有的宫女和太监都退了下去。

皇太后没有让南宫幻平身,他也不敢起来,只好跪倒在地上,低垂着头看都不敢看。不知道过了多久,皇太后烟雨用哭泣着的声音说道:“你害得我好惨啊……”

“臣不知太后之意,请太后明鉴!”南宫幻跪在地上轻声说道。

“好啦,这里没有人,不要装模作样,起来吧!”

“谢太后!”

“我说你害我害得惨,你还不乐意……你自己说,这个太后是我自己想当的吗……我只想回五女庵,现在你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这个囚笼里,生不如死……”

“太后,您深明大义,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误了国家大事。现在多好,陛下虽然年纪小,终会慢慢长大的,您熬过这段日子,就好了。”

“我也没什么要求,就想你多在宫里住些时日……”

“太后娘娘,万万不可,我一个小叔子,住在后宫成什么体统,您现在贵为太后,是天下人的榜样,我如果再住在宫里,岂不是乱了规矩,至周朝周公旦制定礼乐以来,后世都敬德保民为纪要,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故而臣也不可乱了分成,最近虽住在宫里,大家都知道臣在处理朝廷一些事务,现在基本完毕了,再留在宫中的话,便有闲话了……”

“真是笑话,现在怕有人说闲话了,那之前怎么不怕啊?”

“太后……我……”

南宫幻五体投地跪倒在地上,看都不敢看一眼烟雨,而此时的烟雨却心生记恨,把心中的一切不顺心都归咎于南宫幻。

烟雨憎恨南宫幻,从一个女人的角度确实没有错。如果南宫幻早一点把烟雨接到道宗去,估计也就没有现在所发生的一切。而此时此刻虽然烟雨贵为皇太后,却她的心里却不是滋味,以为她心中的伤痕永远无法愈合。

“好吧,既然你早就想好了,那去吧……今日之见,再见,或许永生不见……”

“臣遵旨……”

南宫幻也湿润了眼睛,不知道怎么回答,然后起身后退三步再转身离开椒房殿。只是在跨出椒房殿的那一刻,南宫幻回头看了一眼烟雨,顿时悲从中来,突然想起一首诗来: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南宫幻出了椒房殿后,头也不回地出了皇宫,带着刁绿兮的棺椁一路向南,朝花池方向而去。当南宫幻跨出皇宫的那一刻起,心情反而舒畅了许多,也许这就是命,道宗才是最后的归属。

南宫幻回到道宗,没有把刁绿兮的尸身归还阴阳家派的人,而是把朝廷的金丝楠木棺椁改成了水晶棺,然后用《冰雪神功》让其冰封住并存放在自己闭关的玄机洞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宫幻每天都会按时去看望刁绿兮,每次都是泣不成声。刁绿兮不在了,阴阳家派也不能就此灭亡,于是选定了在阴阳家派有威望的人担任新掌门人,而自己私底下一直帮助,很快阴阳家派在江湖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他门派的人都得高看一眼,这一点南宫幻确实是有点私心的,一切都因为刁绿兮。

真佛山、老君山、香炉山和八台山四座大山四周围合花池盆地而形成一个“口”字形,也是夏邑国佛家道家之集中地。当然“口”字形的中间有一个广袤的盆地,此地就是享誉内外具有“小四川”之称的——花池。香炉山还有一座不起眼的副山,就是花子山,徐长卿就埋葬在那里,那里也是药山派的所在地。

瑛姑自从离开道宗后,就去了香炉山的副山花子山,在徐长卿的墓地旁搭建其一间茅屋,每天都是诵念佛经给徐长卿超度。香炉山本就是佛家和道家的集中重合之地,瑛姑就出家在香炉山。

真是造化弄人,徐长卿为了心爱的人失去了生命,而瑛姑内心还是有徐长卿的,可也忘不掉南宫幻。如果说瑛姑心中有徐长卿,还不如说更多的是为了报恩,只是瑛姑自己都分辨不清楚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感情。

南宫幻也是苦楚年诉,心中所爱的是朝廷的皇太后烟雨,却命运把他们分割,永世不得相见。最可怜的估计是刁绿兮,一生追求是跟着南宫幻,去因爱屋及乌,而丢掉了性命,可南宫幻心中一种对刁绿兮是愧疚的,所以把她放在玄机洞里,用水晶棺装起,供随时瞻仰。

自古多少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烟雨、瑛姑和南宫幻正是真实的写照。

但是每天晚上,南宫幻都会在道宗的龙口,挂起一盏灯笼,而花子山的瑛姑也会按时在傍晚挂起灯笼。而灯笼到底表达什么寓意,谁也不说出来。无独有偶,远在京城皇宫的太后烟雨,也在椒房殿的宫门口每天晚上挂起一盏灯笼,如此一挂便是十四年。

十四年过去了,当年还在襁褓中的小皇帝南宫印已经长大成人了。而太后早就盼这一天了,一盼就是十四年。皇帝成人,婚配后,太后就把总摄军国大政大全归还给了皇帝,而自己到八台山的五女庵出家,法名清月。而此时的净莲师太已经过世都好几年了。

烟雨到五女庵,还带着苍老的安仕全一起去,安仕全已经老得走路都困难,基本不能服侍烟雨了,反而是烟雨照顾安仕全。烟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过了世,多少年来,安仕全拼了老命保全烟雨,而此时的烟雨正是该回报的时候,于是待安仕全如自己父母一般孝敬。

尽管烟雨,也就是清月到了五女庵,依然没有忘记每天晚上点一盏灯笼挂在山崖边。如此,便形成了一道风景,每天晚上只要一到傍晚,老君山,花子山和八台山上都会点燃一盏灯笼,相互间相忘于江湖。正因为这一独特之风景,引起住在花池盆地的人们纷纷议论,却谁也不知道其中的具体含义。

经过皇帝南宫印的励精图治,开创一朝太平盛世,天下归一,百姓安居乐业,四海波静,国富民安,千里同风。

小皇帝南宫印长大了,也懂事了,于是追封刁绿兮为兰心公主、追封徐长卿为药圣、封五女庵为圣女庵、封瑛姑为圣姑、封阴阳家派为阴阳家之正宗、封真佛山为皇家寺院、封道宗为皇家道观。同时还下令,凡天下人到所封之地必低头一表敬仰,凡天下人见所封之人必叩首。特别是对南宫幻个人的极高评价,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并御笔题诗赞誉道:

面具遮眉凌,凌霄冰火成。

徐徐踏白云,飒沓如流星。

一步杀十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意气素霓生,五岳倒为轻,

千秋一壮士,不惭世上英。

看淡名利轻,亦是皇家人,

黄袍轻如巾,民重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