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透露给商队的情报也是经过考虑的——赵云认为目前魏军连续失败,进攻欲望并不强烈。如果告诉对方自己兵多将广又粮食充足,可能会让魏军坚守的意图更加明显。汉军目前依然在休整中,虽然取得了北伐的初步胜利。不过对攻取长安还暂时没做好准备,不如想办法吸引魏军前来进攻。
所以“汉军兵力充足但是粮食比较紧张”的论调就这么被定了下来。商队的一举一动都在汉军的监视中,最早这支长安商队果然如同猜测的那样拜访各家豪强,但很快就派人零散人员以货郎和谈生意的名义四处刺探情报。
于是中虎步兵营就这么被征调过来。这支军队是最可靠且战斗力最强的汉军步兵,用来阻碍一群探子深入天水的乡村多少有点大材小用,不过随着三九天过去,河水也即将解冻,水利工坊即将复工,在“新出的甲优先配给你们”的胡萝卜的诱惑下,中虎步兵营爆发出了极大的主观能动性。
当然也有黄袭部之前在他们面前得瑟新拿到的铠甲有关——对方因为是最早发现铜铁矿的部队,所以被优先配给了锻造出来的铁甲,就连弓箭手都配了一副两当铠用于搭配他们之前的皮甲。
所以蒋滇的探子们虽然尝试走村串户,不过基本都是无功而返,他们接触的最多的是新搬迁到这里的羌人,然而大部分羌人汉话固然是说不利索的,探子们也说不得几句羌人语,毕竟谁能想到来到这里要向羌人打听情报呢?
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只能靠翻译,不过翻译同样来自汉军,因此除了卖给这些羌人一堆铁锅、铁菜刀、铁农具之类的东西,探子们没有打探到任何有用的情报,他们唯一能肯定的就是羌人确实在凉州开始安家,显然汉军眼馋羌人的人力和马匹牲畜。
也许有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地方流传出不太重要的情报,不过混杂在大量情报中,魏军肯定很难甄别出来哪些情报是有用的。因此马谡相信他们绝对让魏军按自己的安排收集到了他们希望的情报:
“魏军若是以为我军少粮,无非是三种可能。一是立即纠集自己的主力部队和粮草,并不顾一切地向我军发动攻击。意图利用粮草的优势拖垮我们。二是认为我军无粮,短期内无法发动战争,长安地区可高枕无忧,然后借助此等时机休养生息,以图来日再战。三是认为我军无粮却难以攻陷,所以借机把注意力转至江东,以报石亭之仇。”
马谡就这么分析了况并侃侃而谈。由于他说的很有道理,以至于对面的赵云听得频频点头,最后才来了一句:
“那幼常你认为魏军会采取哪种做法呢?”
“我不知道。”马谡理直气壮的回答。
这个回答过于出乎意料,以至于旁边的杨仪眼睛都拉直了,见状马谡连忙补充一句:“要看魏国朝廷如何判断,我又不是丞相,哪有这运筹千里的本事。”
想了想他又补充:“还有一个法子,我们再放出风声,说我们有仙粮,可亩产万斤,这等消息传过去了魏国定然认为我们虚张声势,认定我们空虚后自然会调动兵马来打我们,我们便利用地利消耗他们,我们又有粮食,水力工坊也重新开工,自然不惧他们,不过这样就把可能出现的战争变成了必然出现的战争。”
姜维忍不住在一旁插嘴说道:“亩产万斤太夸张了吧?魏军不会当成笑话听么?”
“不夸张,不夸张。”马谡摆了摆手,“当初姬夫子说亩产两千斤的时候咱们都不信,传到成都的时候就变成亩产千斤了,魏军收集到这情报后定然要挤水分,传到洛阳能剩下亩产千斤的消息就不错了。”
由于目前丞相在成都,而督凉州事务的赵云是个稳健派,所以对曹魏的进攻欲望不高,不过这不意味着他们打算放着对方休养生息,因此在得知对面这支商队的身份的第一时间,正在上邽讨论军务的几人就迅速商议出了让对方误判的策略,剩下的行动就要看曹魏的反应了。
总体而言,凉州的汉军倾向于防守反击,毕竟这里聚集着季汉的主力部队,谁也不敢在没有丞相带领的情况下贸然向长安方向进攻。
唯一有这个胆子的魏延此时正在继续加固汉中地区的防御力量,他惦记着把汉中打造得像铁桶一样稳固,免得下次再有魏军来的时候弄的他神经兮兮。
于是商议完应对措施,话题又转移到另一个方向——马岱的书信经过辗转终于送到了天水,信中报告他已经完全收复河西四郡(其实网友们已经转述过这件事儿了),当地的西羌反对势力基本覆灭,剩下的西羌部落都翘首以盼大汉的恩泽可以辐射他们,目前他所在的敦煌郡非常缺少官员,希望这边能派人过去,至少派个光杆太守也是好的。
另外他还有一个小小的计划——马岱通过胡商打听到西域目前比较混乱,所以他打算继续带兵西征,让当地的民众重新沐浴在大汉的天威之下,顺带保证西域商路的畅通,让其源源不断为大汉带来更多的资财。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打算带着那些羌人继续西征,所以需要更多的粮草,并且希望可以再送些军械,当然不用太多,够2000人使用即可,他已经从河西四郡招募了一些士兵补充损耗,无需再派援军。
虽然几个人都不明白为什么马岱急着往西边打,不过考虑到对方所需的军资不多,打通西域商路又确实可以带来更多的财富,所以最后赵云还是做主让人尽量给马岱补充,这批军械主要从阳群处调拨,而水力工坊和旁边的铁匠铺出产的甲胄、箭矢、刀枪则会随后送去阳群处进行补充,毕竟金城和武威郡最近都没什么不安定因素。
而透露给商队的情报也是经过考虑的——赵云认为目前魏军连续失败,进攻欲望并不强烈。如果告诉对方自己兵多将广又粮食充足,可能会让魏军坚守的意图更加明显。汉军目前依然在休整中,虽然取得了北伐的初步胜利。不过对攻取长安还暂时没做好准备,不如想办法吸引魏军前来进攻。
所以“汉军兵力充足但是粮食比较紧张”的论调就这么被定了下来。商队的一举一动都在汉军的监视中,最早这支长安商队果然如同猜测的那样拜访各家豪强,但很快就派人零散人员以货郎和谈生意的名义四处刺探情报。
于是中虎步兵营就这么被征调过来。这支军队是最可靠且战斗力最强的汉军步兵,用来阻碍一群探子深入天水的乡村多少有点大材小用,不过随着三九天过去,河水也即将解冻,水利工坊即将复工,在“新出的甲优先配给你们”的胡萝卜的诱惑下,中虎步兵营爆发出了极大的主观能动性。
当然也有黄袭部之前在他们面前得瑟新拿到的铠甲有关——对方因为是最早发现铜铁矿的部队,所以被优先配给了锻造出来的铁甲,就连弓箭手都配了一副两当铠用于搭配他们之前的皮甲。
所以蒋滇的探子们虽然尝试走村串户,不过基本都是无功而返,他们接触的最多的是新搬迁到这里的羌人,然而大部分羌人汉话固然是说不利索的,探子们也说不得几句羌人语,毕竟谁能想到来到这里要向羌人打听情报呢?
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只能靠翻译,不过翻译同样来自汉军,因此除了卖给这些羌人一堆铁锅、铁菜刀、铁农具之类的东西,探子们没有打探到任何有用的情报,他们唯一能肯定的就是羌人确实在凉州开始安家,显然汉军眼馋羌人的人力和马匹牲畜。
也许有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地方流传出不太重要的情报,不过混杂在大量情报中,魏军肯定很难甄别出来哪些情报是有用的。因此马谡相信他们绝对让魏军按自己的安排收集到了他们希望的情报:
“魏军若是以为我军少粮,无非是三种可能。一是立即纠集自己的主力部队和粮草,并不顾一切地向我军发动攻击。意图利用粮草的优势拖垮我们。二是认为我军无粮,短期内无法发动战争,长安地区可高枕无忧,然后借助此等时机休养生息,以图来日再战。三是认为我军无粮却难以攻陷,所以借机把注意力转至江东,以报石亭之仇。”
马谡就这么分析了况并侃侃而谈。由于他说的很有道理,以至于对面的赵云听得频频点头,最后才来了一句:
“那幼常你认为魏军会采取哪种做法呢?”
“我不知道。”马谡理直气壮的回答。
这个回答过于出乎意料,以至于旁边的杨仪眼睛都拉直了,见状马谡连忙补充一句:“要看魏国朝廷如何判断,我又不是丞相,哪有这运筹千里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