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国失栋梁(2 / 2)

这个部署包括1.将半数原西部原住民迁往内地,这件事已经在办;

2.从鄂西川蜀及陕西迁徙百万移民进入西部,多征年轻妇女。

3.将来西部大军要屯田边疆,与这些年轻妇女结合,把西部彻底大夏化。

4.将西部防线设在兴都库什山。兴都库什山以东地区要由大夏管控经营。

西部战事虽然还没完结,有郭嘉在,武彪对那里并不担心。现在郭嘉出了状况,武彪不仅担忧起来,一连几天都睡不好觉,茶饭不思。

又过了五天,西北来信,郭嘉在哈密的哈斯泉与世长辞了。

武彪张子房等一众军官皆大恸,总部里哀声四起。武彪令总部下半旗致哀。同时下令,让西北军按照郭嘉的遗愿,在吐鲁番为郭嘉建陵墓,头朝兴都库什山安葬。

郭嘉今年才三十一岁,英年早逝,为大夏一统竟然尚未婚配。家国情怀令人钦佩不已。武彪以国家主席的身份,令西北都督府,为郭嘉树三十一尺高纪念碑。

武彪亲自为纪念碑题字:

国之栋梁

消息传遍全国,武威、辛稼轩、宋世虎、关英龙等一众最初起事的将军们皆痛心不已。

马超这时已经到了兴都库什山,扎下营盘,正在寻找适合建城的地点。听到这个消息,大哭不已,三天未进食。他十分敬佩郭嘉的谋略、胆识和忠诚。他用他拿惯大刀的手,给郭嘉题字:

西路军之光

一个月后,徐茂公到达兴都库什山。从内地一路骑马,他并没有急于赶路,而是仔细地研究了西域的山川地理。

到达兴都库什山去与马超见了面。与马超、张骞等交流了他这一路的思考。

他说:“郭嘉参谋长原来的思考都是非常高瞻远瞩,有战略眼光。特别是他的双向移民政策,对于西域地区千秋万代的平安具有深远的意义。”

“西域地区地域广大,如果由总部在长安的西北都督府管理,有些鞭长莫及。我建议在西域的中心地带建立西域都督府来管辖西域地区。”

“这里地域广大,现在看来人烟稀少,但是放眼未来,这里是可以涵养数千万人的地区。”

“今年对波鲁这一仗,我觉得应该让我们打开眼界。西域之西也许存在更伟大的文明。将来西域应该成为大夏与西方交流的桥头堡和中转站。从长远讲,我们不要与西方战争,我们要与他们交流。”

“这种交流不限于商品的交流,还有精神上的交流、文化上的交流、思想上的交流。敢于敞开大门,迎接异域文明,能够经受住异域文明的冲击,我们大夏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张骞有过西行经历,对徐茂公的话深有感触,点头称是。马超听着有点懵,但感觉上是对的。

马超问:“那我们把都督府建到哪里合适?”

徐茂公打开它自己画的舆图说:“我一路走来,觉得这个地方不错。”他手指着舆图。这里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临近天池,水草肥美地势平坦,居于西域中心。现在已经是个不小的居民点。

张骞道:“这个地方我知道,听说这里很久以前曾经有个小国在这里建国。”

三人都同意这个建议,徐茂公把这个建议写信报告给中央政府。他们则开始建设西部防线。

徐茂公的这封信还附上了当地的地理图。武彪、张子房和张居盛等看了,一致赞同徐茂公的建议。

武彪说:“这是郭嘉临终前为我们大夏开辟的一片新的疆土。我看这片疆土就叫‘新疆’吧。”

张子房说:“好名字,有创意。那都督府这个城市叫什么?”

武彪沉吟了一下没说话。张居盛道:“叫‘迪化’好不好。启迪民智,开化民风。”

“好!”武彪张子房二人齐声叫好。

武彪说:“那就任命马超为新疆都督府都督,徐茂公为新疆州政府主席,张骞为副主席。让老徐带一带张骞,将来新疆还是要交到他手里。”

二人同意。马上给徐茂公回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