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迷茫(2 / 2)

老和尚却没有一丝焦虑的神色,只是淡淡的笑着,冲侯俊铖满意的点点头:“不过是和牛老三交谈了一番,你就能举一反三、发现这么多问题,资质不错,难怪能做那船山先生的得意门生。”

“你说的没错,二十八寨中,和牛老三一般想法的兄弟并不少,跟着去打仗,不过是为了下山发笔横财,抱着发财的心思去的,又怎会真的提着脑袋造反?像我们这般坐寇,也是有家室老小要养的,又怎能弃他们于不顾?”

“不止是咱们,那些反正的绿营,就算军将真的存着忠义之心,手下的兵卒又有几个是真心要造反到底的?谁说得清楚?”

“如此,这一仗岂不是败局已定?”侯俊铖赶忙问道,一支没有坚定意志的军队根本打不了硬仗,可兴兵造反,又怎么可能轻松:“这么仓促起兵,岂不是要把二十八寨弟兄们的脑袋当玩笑?”

“那倒不是,满清的民壮绿营大多也是为了吃口皇粮而当的兵,他们又能有多少战心?只要咱们动作够迅速,在清军主力反应过来前便拿下吉安,则大事可成!”老和尚笑了笑,面色忽然又微微沉了下来,声音也压低不少:“即便拿不下吉安,也无妨,抄掠了吉安府下的县镇村寨、裹挟着万余人马,又有攻打吉安的经验,足够上上下下去平西王军中讨个前程了。”

侯俊铖有些目瞪口呆,老和尚说的明白,他又怎会听不懂?攻打吉安恐怕也是个幌子,老山西和那些反正的绿营将领从一开始的目的就准备受吴三桂的招抚、混一个一官半职,老山西那夜在聚义堂中豪气干云、冠冕堂皇,实际上早就在找退路、求富贵了。

侯俊铖看着老和尚,有些发愣,这等秘事,恐怕连侯子温都并不知晓,老和尚说与他听,可以说是对他极为信任了,侯俊铖心中百转千回,最后无奈的一叹:“上下皆无必死之心,造什么反?”

“是啊,造什么反?”老和尚跟着叹了口气,表情很是落寞,双目看向侯俊铖,却有些放空:“当年……不是这样的,泰和侯何其忠烈?为清军所擒,受尽折磨、誓死不屈、慷慨就义,忠贞营和红营的弟兄们,前仆后继、悍不畏死,便是满清篡夺了大半个天下,他们依旧不剃发、不易服、不做顺民,在这石含山中奋斗至终…….”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弟兄大多都已离世,留下的也只是咱们这些垂垂老矣了,二十八寨,说是忠烈后裔,实际上大多是活不下去上山落草的农户、矿奴、百姓,只为了求口饭吃,没人记得前明了,也没人记得这二十八寨是为什么而建的了……”

老和尚又长叹一声,收回目光,挤出一丝微笑:“我们这些老家伙,早晚也要故去的,这二十八寨,还是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撑起来的。”

“撑起来……这种局面,如何撑得起来?”侯俊铖满心都是迷茫,转头看向窗外,夜黑如墨,不见一丝月光,满目,一片漆黑。

寨中收拾了一间带小院的宅子给侯俊铖和老和尚居住,老和尚自然住着主屋,侯俊铖在偏房的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起身一看,却见主屋之中灯火通明,干脆起床披衣,朝主屋而去。

“老僧就知道侯少爷会来.....”听到推门声,老和尚头也没抬,桌上铺满了各种文册,老和尚提着一支毛笔,正在草纸上演算着:“正好,来帮老僧理一理这马面岭寨的钱粮。”

侯俊铖点点头,凑过去扫了一眼,老和尚似乎不懂阿拉伯数字,敲着算盘用着筹算之法,纸稿上满满当当写满了汉字。

侯俊铖轻叹一声,随手拿起一张文册演算起来,一边算着,一边聊天似的随口说道:“我和牛老三谈过了。”

“既然谈过了,怎会是这般沉郁的模样?”老和尚淡淡一笑,面上却毫无意外之色:“怎么?觉得老僧帮你安排的那些人,没什么用?”

“老禅师替在下安排的,必然是二十八寨中英杰骁锐了……”侯俊铖眉间紧紧皱起,搁下纸笔,坐直了身子,满面愁容的看向老和尚:“但不瞒禅师,这也是在下最担忧的地方!”

“我与那牛老三攀谈了一阵,他亲口与我说,若是有一口饭吃,他定然不会做这杀头的买卖,我能理解,这是人之常情,谁不会求安逸呢?可咱们起兵去攻吉安,这是在造反,诛九族的大罪,求安逸……也得看别人愿不愿意给咱们!”

侯俊铖将那文册翻得哗啦啦作响,心中愈发不安,甚至有些焦躁:“正如在下之前所说,老禅师您挑出来的人,定然是二十八寨中的英杰人物,连他们都是这般想法,下面的弟兄们呢?没有必死之心、行这造反的大事,到了生死关头,岂不是要一触即溃?”

“牛老三还说了,他们上山落草,也只是求一口饱饭,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不该从他们口里说出来!”侯俊铖猛的一拍桌子,长长吐了口气:“若是满清给他们一口饱饭,他们是不是要投奔满清了?牛老三说,当着这山贼也是要挨饿的,但若是满清给他们一个招抚的机会……满清富有天下,还养不起几十几百号人?”

老和尚一直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的笑着,见侯俊铖停了下来,鼓励似的轻轻点了点头,提着一旁的茶壶为他倒上一杯清茶:“还有呢?一口气都说出来,老僧听着。”

“他们根本没有准备好!”侯俊铖呼出一口粗气:“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去打这一仗,什么大明、什么忠义,在他们心里半点也无,作战攻伐只是为了去抢掠!本就是一群拼凑之师,又是这般状态,上了战场面对清军,又怎能血战苦战?”

“此番出兵吉安,若上上下下都是这副模样……”侯俊铖满眼都是焦虑,坚定的判断道:“必败无疑!”

老和尚却没有一丝焦虑的神色,只是淡淡的笑着,冲侯俊铖满意的点点头:“不过是和牛老三交谈了一番,你就能举一反三、发现这么多问题,资质不错,难怪能做那船山先生的得意门生。”

“你说的没错,二十八寨中,和牛老三一般想法的兄弟并不少,跟着去打仗,不过是为了下山发笔横财,抱着发财的心思去的,又怎会真的提着脑袋造反?像我们这般坐寇,也是有家室老小要养的,又怎能弃他们于不顾?”

“不止是咱们,那些反正的绿营,就算军将真的存着忠义之心,手下的兵卒又有几个是真心要造反到底的?谁说得清楚?”

“如此,这一仗岂不是败局已定?”侯俊铖赶忙问道,一支没有坚定意志的军队根本打不了硬仗,可兴兵造反,又怎么可能轻松:“这么仓促起兵,岂不是要把二十八寨弟兄们的脑袋当玩笑?”

“那倒不是,满清的民壮绿营大多也是为了吃口皇粮而当的兵,他们又能有多少战心?只要咱们动作够迅速,在清军主力反应过来前便拿下吉安,则大事可成!”老和尚笑了笑,面色忽然又微微沉了下来,声音也压低不少:“即便拿不下吉安,也无妨,抄掠了吉安府下的县镇村寨、裹挟着万余人马,又有攻打吉安的经验,足够上上下下去平西王军中讨个前程了。”

侯俊铖有些目瞪口呆,老和尚说的明白,他又怎会听不懂?攻打吉安恐怕也是个幌子,老山西和那些反正的绿营将领从一开始的目的就准备受吴三桂的招抚、混一个一官半职,老山西那夜在聚义堂中豪气干云、冠冕堂皇,实际上早就在找退路、求富贵了。

侯俊铖看着老和尚,有些发愣,这等秘事,恐怕连侯子温都并不知晓,老和尚说与他听,可以说是对他极为信任了,侯俊铖心中百转千回,最后无奈的一叹:“上下皆无必死之心,造什么反?”

“是啊,造什么反?”老和尚跟着叹了口气,表情很是落寞,双目看向侯俊铖,却有些放空:“当年……不是这样的,泰和侯何其忠烈?为清军所擒,受尽折磨、誓死不屈、慷慨就义,忠贞营和红营的弟兄们,前仆后继、悍不畏死,便是满清篡夺了大半个天下,他们依旧不剃发、不易服、不做顺民,在这石含山中奋斗至终…….”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弟兄大多都已离世,留下的也只是咱们这些垂垂老矣了,二十八寨,说是忠烈后裔,实际上大多是活不下去上山落草的农户、矿奴、百姓,只为了求口饭吃,没人记得前明了,也没人记得这二十八寨是为什么而建的了……”

老和尚又长叹一声,收回目光,挤出一丝微笑:“我们这些老家伙,早晚也要故去的,这二十八寨,还是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撑起来的。”

“撑起来……这种局面,如何撑得起来?”侯俊铖满心都是迷茫,转头看向窗外,夜黑如墨,不见一丝月光,满目,一片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