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秦朝的太子,作为父皇的儿子,他不能看到这种悲剧发生】
【于是,他含泪写下一道道谏言,递给嬴政】
【谏言中言辞诚恳,认为当下应该废除严苛的律法,和百姓一同休养生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凝聚民心,才能稳固秦朝之根本】
【可嬴政却将其扔在一边,置之不理】
【对于嬴政的独断专行,民间渐渐出现了非议,这些议论大都是一些儒生借古讽今传出的】
【不久,因未寻得仙药而出逃的方士侯生和卢生二人在市井广为传播嬴政残暴无道的言论,激起了嬴政的不满】
【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嬴政下令焚烧秦朝之前的书籍】
【此外,将议论过他的儒生和与侯生、卢生二者相牵连的方士全都抓了起来,在咸阳对其全部坑杀】
【史称“焚书坑儒”】
【公子扶苏得知后,忧心忡忡,不顾一切地来到嬴政面前,直言其中的利害:
“四海还未完全安定下来,六国的百姓未真心归附,他们大都以孔子的忠孝仁义为标准,
您现在这般作为,我担心民间会出大问题!”】
【很显然,这次的直言规劝,嬴政又没有听进去】
【反而让他觉得这是扶苏软弱仁厚的性格使然】
【为了将扶苏培养成真正的顽强之子,能担当国之大任的君王】
【嬴政一道诏书,直接将扶苏调配到了长城边疆,希冀他能有所改变】
……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人士看到焚书坑儒这些画面后,都是面红耳赤:
“此暴君尔,难怪秦活不过二世!”
“焚书?可我们儒生心中的书,你秦始皇永远焚不掉!”
……
唐朝
李世民皱着眉头,静静地看着光幕,暗自低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这嬴政的想法也没错,一国初定,最应该防范的就是余党作孽,严苛律法不无道理,但,不应全面铺之,只针对六国的旧士族便可;
而扶苏的仁厚之道看似广收民心,可若是六国余孽仍有造反之心,可不只是三言两语便能平定的,
所以,若是二者的政见相结合,或许会更好。”
一旁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听后,也是微笑点头。
……
【然而,嬴政却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两年之后,他病逝于沙丘】
【临终前,嬴政望了望长城的方向,艰难起笔,写下扶苏承继帝位的遗诏】
【然而,奸宦赵高与丞相李斯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
【同时,为了解决扶苏这个心头大患,他们再次拟造一封遗信,列举扶苏的罪过,令其自刎】
【远在边疆的扶苏看着信中的内容,悲痛交加】
【蒙恬却察觉出端倪,劝阻道:“生死大事,还是得再向朝廷请示,方可决断。”】
【但扶苏已然心如死灰,毅然拔出腰间的宝剑,一抹鲜红从白皙的脖颈流出,染红了脚下白皑皑的雪地:
“父要儿死,儿甘愿之!”】
——
【扶苏,本是仁德宽厚的储君,若真的登上皇位,大秦的历史或许会改写,
但偏偏被奸佞权臣之遗诏所蒙蔽,又被愚忠愚孝之真心所驱使,最后自刎归天,可称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