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重走高祖刘邦之路(1 / 2)

在北伐方案的决策会上,关于主攻方向,庞统和孔明各持己见。

两个人说来说去。

胜负未分。

这时,孔明忽然想到至关重要的一点。

摇摇羽扇,孔明掷地有声地说道。

“从汉中,夺关中,再出关取得天下,此乃高祖之路也!主公,你就不想再走一次,高祖走过的路吗?”

孔明搬出高祖刘邦,庞统彻底服了,他不再作声。

而刘备则有所动容,他红着眼圈说:“吾意已决,就走高祖走过的这条路,”

擦擦湿润的眼角,刘备又说:“我大汉四百年之基业,不能断送在当下,请几位助我,定要复兴汉室江山!”

孔明、庞统和法正见此情形,也都端坐拱手,誓言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刘备一统乱世。

如此,主攻方向便确定下来。

孔明的主张被采纳,孔明觉得,胜利又多了几分把握。

……

这里再展开说一说。

孔明不赞成主攻宛城方向,有一半原因是想重走前世北伐之路。

还有另一半原因,也非常重要,但是穿越者孔明,没办法讲。

这就是后世的验证。

在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统一都是以北伐南。

以南伐北,少有成功。

这里边有很多因素,人口、经济、地理、气候、军马,以及民风等等。

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乱世中,有很多南方北伐的案例。

这些北伐,往往初期进展顺利,可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明朝。

朱元璋以南伐北,才成功一次。

但朱元璋的成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朱元璋北伐以前,北方的红巾军同蒙元军队战斗多年,元朝早已元气大伤。

朱元璋有“摘桃子”的嫌疑。

明朝以后,吴三桂和太平天国,还有两次以南伐北的战争,但这两次都是北方的满清获胜。

这些后世的验证,让孔明选择主攻关中的方案。

毕竟,刘邦和韩信,以前在关中有过成功。

……

主攻方向确定以后,接下来讨论主帅和兵力的分配。

刘备自然是西线主帅,孔明和法正为辅。

西线的作战方针是突然袭击,快速进兵,力图在曹操援军到达前,就拿下整个雍凉地区。

就算作战不顺,至少也要拿下并巩固陇西。

而庞统和关羽从襄阳出发走东线,以策应为目的,有机会就向前突进,没机会就稳扎稳打。

这一方案没有争议,四个人同时举手通过。

……

这时,庞统又献一计。

庞统提议,应当对外宣称,刘备为东线主帅,再加上关羽和张飞。

这样可以制造主攻方向在东边的假象,从而吸引曹魏的主要兵力。

这确实是一条妙计,刘备立即采纳。

按照庞统的提议,刘备确定东线的武将为关羽、张飞、孟达、霍峻、刘封、关平、廖化、周仓、赵累等人。

借这个机会,孔明还让刘备征调上庸的申耽申仪两兄弟。

让两人到荆州,听从庞统调遣。

这样可以加强对申氏一族的控制,以防上一世上庸的乱子。

上庸以及周边的房陵西陵等郡,完全让蒋琬统一治理。

至于西线,因为是主攻方向,除去以上提到的东线将领,其他武将都到汉中会合。

这其中也包括,与关羽不太和睦的糜芳和傅士仁,还有赵云、黄忠、马超、魏延等强力武将。

最后是兵力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