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曹操调兵救关中(1 / 2)

穿越者孔明,利用融合后世先进技术的器械,破陈仓,斩郝昭,取得一场重要的胜利。

接着,孔明大军继续进军。

孔明把进军的目标,定在了五丈原。

……

五丈原,是一个让无数蜀汉人揪心的地方。

上一世,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蜀汉失去了伟大的丞相,也失去了克复中原的可能。

后来,只要一提起五丈原,人们就会联想到瑟瑟秋风,感叹出师未捷的遗憾。

还有人说,五丈原是一块不祥之地。

如果诸葛亮不驻军在五丈原,他便不会生病,更不会身死。

其实,这是迷信的说法。

上一世,诸葛亮之所以要驻军在五丈原,原因是五丈原据有地利,适宜屯兵。

从地质学上讲,五丈原属于黄土台原,黄土台原是我国西北特有的一种地貌。

黄土台原顶面平坦宽阔,周边被沟谷切割。

这样一种独立出来的高地,易守难攻,是非常适合驻军的地方。

所以这一世,孔明早已打定主意。

进兵与郿县的夏侯渊决战,五丈原仍是孔明的驻军首选。

……

就这样,孔明从陈仓出发,大军一路沿渭水东行,顺利到达五丈原。

此时正值早春。

原上除了草地,就是麦地,一片生机盎然。

孔明当风而立,心情不错。

军中的将校,也因为接连胜利,士气高昂。

孔明就在五丈原上,扎下营寨,然后进行下一步的作战安排。

……

孔明扎下营寨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请主公刘备。

刘备诱敌,为顺利夺取陇西,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在夏侯渊已退出斜谷,据守郿县,褒斜道上没有魏军,刘备和法正可以复出斜谷,直达五丈原。

第二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抢占渭水北岸的一处战略要地。

这就是“北原”。

北原也叫积石原,名字中又有一个“原”字。

与五丈原相同,北原也是一处黄土台原,不过北原比五丈原大上许多。

北原南北窄,东西长,东西足有近百里。

五丈原在渭水南岸,北原在渭水北岸。

抢下北原,连结北山。

守,可以阻截魏军去陇西的大路,攻,可以一路向东,直扑长安。

所以这一阶段战事的重点,就在于北原的争夺。

孔明将夺取北原的重任,交给赵云和庞德两路骑兵。

而黄忠一军,被孔明安置在渭水岸边。

在孔明的计划中,黄忠是以奇兵的身份参战,赌赌运气。

运气好的话,也许有意外收获。

除此之外,孔明又让姜维带兵数千,沿南岸进兵,目标是武功郡。

姜维这一路,作用是分散魏军对北原的防守。

为夺取北原,创造有利条件。

……

再说魏军这边。

与孔明的春风得意相反,夏侯渊此时正焦头烂额。

曹真已从街亭回到郿县。

带回来的消息是,街亭大败,损兵过半。

还失去了张合这员大将。

接着,被曹真拍胸脯力保的郝昭,也在陈仓兵败身死。

又一个重要据点丢失。

夏侯渊只能一边收拢前方逃回来的败军,一边派快马向曹操求援。

……

此时的曹操,已经从他精心经营的邺城,来到许昌。

收到夏侯渊书信的一刻,曹操正与文武官员们一起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