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们便会再次陷入困境,非长治久安之策啊!!
李亨不吭声。
见李亨沉默不语,李泌再次耐心地劝说道:
陛下,您也清楚我军的战斗力,
如今我们其实主要依靠的还是西北边塞和诸胡的士卒。
他们天生耐寒而畏惧炎热,若在士气旺盛时出击叛军,确实有望取得胜利。 TJ小说网
但现在已近春末,一旦两京收复,天气将变得炎热,我们的西北将士恐怕难以适应。
到时候他们思乡情切,我们可能难以挽留。
而叛军在逃回范阳后,定会重整旗鼓。
等到我们的西北军队离开中原,他们势必会卷土重来。
这样一来,战争将无休无止。
故,臣以为,我们应该将兵力部署到寒冷的燕赵地区,直捣叛军老巢,让他们无处可逃。
这才是从根本上消除战乱的方法。
然而,唐肃宗李亨却干脆闭上了眼睛,默不作声。
过了许久,李亨才慢慢睁开眼睛,说道:‘朕急欲迎回太上皇,故难以从汝之策。’
小主,
听到这番话,
李泌明白李亨已经下定决心。
他只能在心中叹息,任由李亨自行决策。”
有观众忍不住吐槽起来,
“我就说嘛,之前看盘点郭子仪的视频时候,李亨的行程似乎并不那么顺利,果然老六就该有老六的玩法儿……”
“要是李亨他听从了李泌的计策,安史叛军怕是早就被他们给彻底击溃了。”
“看来,不是李泌不行,只是李亨未曾采纳李泌的良言罢了。”
“这就是主公的重要性啊!再好的计策主公就是不用,那谋士再牛逼又有什么卵用呢?”
“李亨啊李亨,你还要吃多少亏才能懂对李泌言听计从的重要性?”
“……”
“这一次,再被李泌所言中。
唐军虽然顺利光复两京,
但于唐肃宗一朝,却始终未能收复河北诸镇。
此后的一百五十余年时间里,河北诸镇持续被强藩割据,长期与中央疏离,几成独立之国。
追本溯源,
这一切皆始于河北诸镇的叛乱与割据;
同时,肃宗李亨拒绝采纳李泌之策,亦难逃其咎。”
“两京光复后,李泌向肃宗提出辞行。
于李泌而言,
长安既已收复,其出山使命便已完成。
更何况,
在辅佐唐肃宗的短短一年多里,他已身不由己的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
把李亨最宠幸的张良娣和李辅国,都往死里得罪了。
若不及时抽身,恐有性命之忧。
李泌执意归山,李亨屡屡挽留,两人为此僵持半月有余。
可以看得出来,李亨对李泌是真心实意的看重,是发自肺腑的希望他可以留下辅佐自己。
可直至这一年十月,李泌离去之意依旧坚定,李亨终只能放他归隐衡山。
但李亨还是命当地官员为李泌在山中筑了一座宅子,并赐予他三品官职的待遇。
李泌来时从容不迫,
去时潇洒自如,
功名利禄似与他半分牵绊。
这样的人,不正是《侠客行》里描绘的那样,‘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