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策划者(2 / 2)

“哈哈哈哈!”

……

视频继续直播,

“就在赵普与赵匡胤谈话后不久,

赵匡胤突然得知自己的老父亲生了重病。

但由于军务缠身,他又无法亲自回家探望,心中甚是烦闷。

赵普得知赵匡胤的困扰后,便主动提出代他去照料老太爷。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赵普果然无微不至地服侍着老太爷,比赵匡胤这个亲儿子还要更加贴心。

老太爷很是感激赵普,

在他临终前,甚至还将赵普认作了干儿子。

这下子,赵匡胤与赵普两人之间又有了一层家族关系,

至此,

赵普便顺理成章成为了赵匡胤集团的重要成员。”

“显德五年(公元959年)末,

地处晋地的后汉出兵来侵,柴荣领兵十万迎敌。

但柴荣才刚走出开封不远,军中便出现一块神秘的木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面写着‘点检做’,引发了众人对‘点检’可能篡位的猜疑。

柴荣将其视为不祥之兆,于是决定撤军回朝。

结果回去后就一病不起。

柴荣还是担心时任殿前都点检的张永德对皇位不利,

因此决定将其撤职,

改由他最信赖的都指挥使、宋州节度使赵匡胤接任。

不久,柴荣病逝,

他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史称周恭帝。”

看到这儿,有观众忍不住喊了起来,

“柴荣恐怕死都想不到,真正夺了他家皇位的,正是他最信任的赵匡胤啊!”

“唉,老柴这是妥妥的引狼入室啊!”

“想想柴荣把老赵当作亲如兄弟,可老赵呢,竟然抢了他儿子的皇位,真的让人心寒啊。”

“说实话,赵匡胤这事儿做得确实有些不仗义了。柴荣那么信任他,他却背后捅了柴荣一刀……”

“权力面前,人心难测啊。太祖在这件事上的做法虽然没错,但感情上多少还是让人无法苟同。”

“看来,在政治斗争中,没有永远的兄弟,只有永远的利益。”

“柴荣若是在天有灵,看到这一幕,不知道会作何想法……”

“......”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边境警报再次响起,

北汉勾结契丹,联手侵犯宋朝边境。

形势紧迫下,宰相范质指派赵匡胤领兵北征。

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之要道陈桥驿时,天已傍晚,赵匡胤下令宿营。

此时,军中又开始流传起一种说法,

八零假千金,开局就被大佬赖上了

‘皇帝年幼,立了功没人知道,不如先立都检点做皇帝,然后上阵杀敌。’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

这‘点检做’的传言,

其实就是赵普、赵光义等人伙同赵匡胤本人炮制出来的。”

“赵普等人为赵匡胤谋策,托故不行,将赵匡胤灌醉。

次日赵匡胤醒来时,

发现营帐内人声鼎沸,

全体将士荷刀侍立,一片肃杀之气。

赵普走上前来,将一件黄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并将他推到椅子上坐定。

随后,全体将士整齐地下跪,并高声三呼万岁!

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陈桥兵变’!

至于赵匡胤当时是真醉还是假醉,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陈桥兵变后,

赵匡胤成为宋太祖,建立北宋王朝。

赵普因策划兵变有功,

被封为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成为北宋的第一任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