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之战是韩信东征五国战役的最后一战,
也是他军事生涯中最为艰难的一战。”
“在发起对齐国的征伐之前,
韩信与刘邦之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段插曲,给刘邦心里扎下了一根刺。”
“汉王三年冬十月,
韩信和张耳率军攻灭赵国后,
随即在赵国境内设立了常山郡与代郡。
依照常理,
作为汉国的大将军,
韩信在全面掌控赵国之后,
应将赵国的行政权交还汉国中央政权,
由汉王刘邦来进行人事任命。
在韩信尚未攻陷赵国之前,汉政权其实就已经预先任命了张苍,为常山郡的郡守。
而后当张苍协助韩信攻灭赵国后,
汉政权便进一步任命张苍为“代相”,
以期全面接管代地。
所以,按照之前攻取代地的先例,
新占领的赵国应由汉政权指定的“赵相”来管理。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
在汉政权还没有发话之前,
作为赵国实际掌控者的大将军韩信,
却主动向汉政权中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韩信的建议也是直截了当:
那就是,他希望刘邦能够恢复赵国的诸侯国地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并推举原常山王张耳出任新的赵王。
众所周知,
张耳乃是韩信的得力助手、心腹大将。
这一建议,
无疑暴露了韩信,并不愿将赵地完全交予刘邦控制的内心真实想法。”
“呵呵……韩信就是军事满级,政治白痴。”
“功高震主了啊大哥!你这么搞,不是把自己往死里逼吗。”
“所以比起韩信,我还是觉得李靖应该排第一的。”
“确实,李靖在政治和治理地方方面,比韩信强了不知多少倍。可惜这个榜单是‘历史军神’榜啊!”
“唉……好像看看那些被历史埋没的人才啊!”
“……”
视频继续直播,
“刘邦在韩信提出封张耳为王的建议后,
并未立即作出回应,
这其实也能看出刘邦的犹豫不决,以及心中对韩信的不满。
然而,由于当时项羽正率领西楚军队猛攻荥阳,
刘邦无暇顾及赵国的事务,
只得默许韩信进一步巩固对赵国的控制。
可这种情况实为大忌!
不知韩信是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还是他已经洞悉了其中利害,却并未放在心上。
韩信的骄傲与自信(也可能是真的政治白痴),由此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
西楚军队一直在荥阳一线,对刘邦军展开持续且猛烈的输出,
甚至一度将刘邦军队打回了关中。
刘邦回到关中后,随后绕道武关,转至南阳郡,
但很快就又被打回到了成皋一线。
在刘邦灰头土脸的的关头,
身处赵国的韩信和张耳,本应率军前来增援的。
但不知为何,
他们的援军却迟迟未至,
这无疑加剧了刘邦的困境,也加重了刘邦心中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