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女真、倭寇,大明皇帝磨刀霍霍(1 / 2)

各朝各代的百姓们,

目睹了清政府即便在战争中并未彻底落败,却依旧选择卑躬屈膝,签订那些屈辱条约的行为后,心中无不涌起强烈的愤慨。

“这不就跟大怂一样吗?那是一点儿脸都不要啊!”

“唉……清朝里骨头最硬的,应该只有咱们汉人吧?”

“若是换了我等,定要与那洋人血战到底!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这清政府如此做法,恐乃自掘坟墓啊。”

“但愿有朝一日,能有人振臂一呼,还我河山!”

只能说在卖国方面,清朝的做法,比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苏治接着讲解道,

“中法战争后,清廷签订了屈辱条约,引发清流派弹劾,指责政府卖国求稳。

慈禧却借此机会,

以越事失机为由,

免去了恭亲王奕?所有职务,仅保留其亲王世袭权。

同时,全班军机大臣也遭罢免。

由于这一事件发生在农历甲申年,又被称为‘甲申易枢’。”

“然而,继任的醇亲王奕譞、世铎等人能力却非常一般,远不及恭亲王奕?。

时人把这次中枢机构大换班评价为:‘易中枢以驽马,代芦服以柴胡’,

以此来讽刺新任王公的平庸。”

“‘甲申易枢’是慈禧发动的第二场政变。

她借刀杀人,利用清流派打击了宗室代表奕?和汉人重臣李鸿章。

同时,她借着全班罢免军机大臣之际,

将清流派领袖、军机大臣李鸿藻和翁同龢,也赶出了权力中心。

其他清流派大臣如陈宝琛、张佩纶等,则被慈禧以会办军务的名义派遣出京。

从此,慈禧实现了真正的大权独揽,直接影响了之后的晚清政局。”

朱棣和朱由检看到这儿,忍不住同时感慨道:

“这老妇人,好生厉害!”

“这老女人,好生歹毒!”

说完后,朱棣死死盯着朱由检,那锐利的眼神直让朱由检感到背脊一阵发凉。

“朱由检,你一定要跟着俺好好学习为君之道!要搞清楚如何驾驭群臣,如何稳固江山!”

“是,成祖您放心,我一定认真努力学习!”

“之后,一定要灭了女真人,一个都不能留!”

“是,成祖您放心,我连狗都不会留下一条!”

得到朱由检的保证后,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天空中的光幕。

“自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天京失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开始,

直至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在这三十年间,清朝国内的局势其实还算相对稳定。

在这段时期内,‘洋务运动’展开的如火如荼。

清廷开始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资金与人才,

不仅着手编练新型的海军和陆军,

还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军工与民用企业。

同时,新式学校也纷纷成立,清朝也开始派遣留学生远赴海外学习,

开启了现代化进程的崭新篇章。”

“‘坚船利炮’是西方世界给予清廷最深刻的印象。

两次鸦片战争,

以及后来断断续续的对外战斗,

逐渐把清朝或者说是慈禧给打清醒了一些(也仅仅只是一些)。

也促使‘洋务新政’将兵工建设,作为了首要任务。

从安庆军械所到江南制造总局,

再由福州船政局至天津机器局,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等‘中兴名臣’为国求富求强,苦心经营。”

“在甲午战争之前,

清朝的改革措施已初显成效,

经济逐渐复苏,年财政收入也回升至约八千万两白银的水平。

但他们的成长相对于外界,却显得是那么的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