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周彻,这是穷疯了吧。
几个月的时间里办了几出事了。
第一次成亲也就算了,那是正事,纳妾也可以理解,毕竟两房妾室也是有头有脸人家的姑娘。
你收个义弟你办什么办,这不明摆着要收钱么。
连着三出,家里的小金库都掏空一半了。
淳郡公这人年纪不大,脸皮倒是真厚。
不过,这些人感慨的有点早了——三个月后,淳郡公府再次发出通告,恰逢郡公夫人孙氏二十大寿,届时郡公府会大摆宴席,邀请各方人士前来共同庆祝……
西北的大小官员气的跳脚,有门路的苦不堪言,已经暗搓搓的打算托关系把自己调走了,实在受不了淳郡公的盘剥。
最可恨的是,淳郡公这厮从他们身上搜刮钱财,却用来建设自己的梁州城。
现在的梁州城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街道整洁干净,商铺林立,大小交易市场火爆,把附近官方的榷场都比下去了,有不少富户家家装上了新玩意儿——玻璃窗户。
听说那粉条作坊每日产出过万,订单都排到明年了。
挣了这么多钱,钱都哪去了?用的着搜刮他们!
当然了,这些话赵小山都听不见了,因为他已经启程出发,回返密水。
这次,他离家太久了,四月从家出发,再回去时已经十月了,在梁州城整整呆了小半年。
梁州城的几个作坊已经走入了正轨,京城的琉璃作坊也正在建设,活字印刷术也已经投入使用。
京城老百姓最近精神生活很丰富,因为皇帝每天都有幺蛾子提供新乐子,不是今天砍这个大臣的头,就是明天要废后,总而言之,骚操作不断。
而且最近京城还出现了一种新玩意儿——报纸。
这东西像书又不是书,几天出一次,内容特别吸引人,因为它里面的东西不是知乎则也,而是分成了几个板块,有皇帝的圣谕和朝廷的通缉令,有寻物启事,还有一些历史小故事,最吸引人的是民事板块,这个板块里刊登的都是东家长李家短的小事,有时候是底层老百姓的邻里纠纷,有时候是一些小官员家的八卦。
这东西刚一出现就被抢购一空,迅速成为了京城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很多读书人以抢到一份报纸为荣,士子们的文会讨论的重点再不是风花雪月,而是报纸里的内容,以及猜测这报纸到底是谁办的,内容是谁撰写的。
这报纸刚出来时也曾有朝臣反对,认为这东西大逆不道,怎么能将皇帝的圣谕和一些家长里短放在一起,真是倒反天罡,大大的不敬。
起初皇帝也很愤怒,直到让太监也买了一份报纸观看后,那点愤怒竟直接烟消云散了。
这里面确实有他的圣谕,还有不少夸他英明神武的篇章,里面的溢美之词看的人肉麻,读的他都以为说的不是他了。
听说这报纸最近在京城很火爆,遭到了读书人的哄抢,这岂不是说那些榆木疙瘩读书人都看到了对自己赞誉有加的文章?
潜移默化下,那些读书人和官员岂不是马上拜服?还能有赖赖歪歪的讽刺声和反对声?
这是好东西啊!
这哪是什么倒反天罡啊,简直是免费的宣传神器!
谁要封禁?杀了他!
于是乎,本是试营业的报纸得到了皇帝的亲口承认和肯定,地位一下稳固了。
甚至在京城一个很热闹的街区盘了一个店铺,取名为——大景报业。售卖由原来的小童临街叫卖变成固定摊位售卖,报纸数量也由原来的七八天出一次,变成了三四天出一次。
版块再次升级规范化,其中最亮眼最醒目的地方是对皇帝的夸赞的文章、对他政敌(原来争夺皇位的大皇子和太子等)的诋毁,对大夏和大周等北边民族政权的侮辱。
其余板块则是民事板块和商业板块。
商业板块可太火爆了,很多商家嗅到了这个报纸的巨大潜力,开始找到大晶报业在商业板块打广告,虽然广告费贵的离谱,但效果好啊,达官贵人都能直接看到。
但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民事板块这,里面的大小故事很有趣,也很亲民,讲述的就是老百姓身边的事,代入感很强。
有一些民事纠纷里还会宣传一些普法知识,让老百姓学到了不少知识。
有时候这个板块还会刊登一些青楼里花魁的风流逸事,让大家投票哪个是真正的女神,轰动一时。
那些达官贵人的八卦就更好玩了,没想到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贵人们竟然也有苦恼,有宠妾灭妻的,有惧内被妻子追着打的,还有嫡庶二房争产的,简直让他们大开了眼界。
最开始这个板块还只是刊登了一些小官员的小八卦,随着报纸被皇帝肯定朝廷认可,刊登主角的咖位也直线上升,那些尚书啊侍郎啊这公那侯的,全都榜上有名,成了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因为报纸的出台,京城原本紧张的政治风气为之一松,一些家事被曝光了的官员对这大景报业恨之入骨,却找不到发泄的正主。
这报纸皇帝都每期必读,他们又不能明着上门找茬,憋屈的很。
最可恨的是若是在报纸上曝光,有时候朝会的时候还会被皇帝和群寮取笑,苦不堪言。
不过这时代没人是傻子,也有官员看到了这报纸的巨大利润和影响力,也尝试着创办一个报纸,却苦于没法排版,雕刻速度缓慢而不能成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景报业一家独大,惹红了眼。
赵小山得知这些事时不禁感慨,专业的事还是交到专业的人去做,还要有适宜的环境才可。
他当初只是把办报的理念告诉了周彻的叔公,并让乐平镇书坊的领头人白敏中和李巨卿等人带着所有技工前去投靠。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竟然产生了这么好的效益,造成这么大的影响,真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归家的旅途总是短暂的,看到河两岸的土地上百姓们热火朝天收割玉米时,赵小山知道,他终于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