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辅的韩癀和次辅钱龙锡实际上对陕西情况根本就不了解,他们两在天启朝的时候被因为挨魏忠贤的整被革职有好几年都没当过官,就在去年魏忠贤被打倒之后还复的职,到现在官当的还没有一年时间。
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人都在忙活着怎么整治阉党提拔自己的党羽呢!谁有闲工夫去管陕西的事?
况且现在东北方向在和辽东建虏打,西南方向正在和叛乱的土司奢崇明、安邦彦打。陕西区区几个流民毛贼还不至于让朝廷投入精力去关注,但是皇帝既然将陕西事务下部议了那就该关注一下。
两位阁臣并没有想到其实这事皇帝因为下面人瞒报陕西情况心里不爽所以才将这事下部议。他们俩还以为是陕西的情况有些严重了所以皇帝皇帝才让他们举行部议。
所以这会从一开始的政治方向没有把握住。
韩癀看过奏疏之后便问兵部尚书道:“王司马,军事归兵部管,这固原兵变是怎么回事?武之望在给兵部的公文里面是怎么写的?”
王洽听到韩癀这话心里不禁吐槽道,这大明朝一年到头都在闹兵变,老夫虽身为大司马岂能各镇督抚的每封奏报都看的到?要是每天都光去看这奏报我这兵部尚书的活不干了?
王洽关于武之望送来的固原兵变的报告只是瞟了一眼就给扔到一边去了,至于具体是怎么回事王洽也忘记了。不过王洽依据去年年底辽东兵变的经验来回答韩癀。
“韩阁老,武之望的公文中提到固原兵变是因为欠饷的原因所引发的,这历来兵变之事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
武之望要是知道王洽这么说的话肯定会把王洽给打死!他明明给部里都报告是有奸人煽动闹事所导致的兵变!可到了王洽的嘴里倒成了因为欠饷的原因。
不过王洽歪打正着倒是说出了固原兵变真正的原因。
韩癀听后叹了口气说道:“如今国事艰难啊!”
“去年年末辽东兵变巡抚毕自肃身死,想不到在西北居然也发生兵变。”
接着韩癀话音一转问道:“晋抚耿如杞奏疏中数万秦贼渡过犯晋是怎么回事?”
“秦抚胡廷宴、延抚杨鹤在给兵部的公文里面有没有提及?”
王洽听后在心里细细的回忆了一下这两个巡抚给兵部的报告里面提到了些什么,这大明朝几十个巡抚每个月都有报告送来,作为尚书的王洽看过之后不一定全都记得。
王洽想了一半天实在是想不出来这两个巡抚提没提过这事,要想知道只有回部之后去翻仓库找了。不过今天是部议肯定没时间给他去翻。
于是王洽便随便扯了句:“陕西民贫地瘠近些年又恰逢天灾,有些许刁民为盗不足为奇。”
韩癀听王洽这回答说了跟没说一样,这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来,于是便问都察院左督御史:“曹总宪,陕西巡按御史李应期在给都察院的公文里可有提及陕西民变和兵变之事?!”
曹于汴和王洽一样都知道陕西的情况特别严重,但是具体的细节都说不出来,也不想说出来,毕竟谁去揭开这个锅谁就要负责。
于是曹于汴也开始打马虎眼:“额…这个李应期年底在给都察院的奏报中提过陕西确有一些刁民做乱,但具体情况需召其回京对答才能明白。”
韩癀一听曹于汴这话就知道问了又是白问,再问下去也是一问三不知。可皇帝既然下部议了总不能他也一问三不知的去给皇帝回话吧?!
于是韩癀看了看坐在他边上的钱龙锡说道:“稚文(钱龙锡字),此事应当如何处置?!”
钱龙锡一听韩癀的话便说道:“既然诸位大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也不好妄行处置。”
“我看这样,不如由都察院选一名诚实可靠的御史前往陕西巡查一番,待其回京之后我等再做处置,韩阁老以为如何?”
韩癀点了点头说道:“嗯!稚文此言老成谋国,我看可行!”
说罢韩癀问屋内官员道:“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我等附议!”
“附议!”
…
韩癀见六部九卿都同意之后便对曹于汴说道:“曹总宪可有合适的人选巡陕?”
曹于汴想了想后说道:“御史吴牲为人忠厚老实,诚实可靠,我看可以作为巡陕的人选!”
韩癀听后点了点头说道:“那好!我和稚文这就拟票报司礼监!”
…
第二天司礼监转上谕命都察院御史吴牲为钦差大臣巡查陕西军政事务。
吴牲于崇祯二年的一月末抵达陕西,与此同时王嘉胤率领的义军从塞外破关而入。
吴牲的到来使陕西这口被捂了快十年的盖子终于被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