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分析利弊(1 / 2)

面临问题,无法解决时,很多人都会去求神拜佛,这不是迷信而是大脑做出的最优选择。

百姓需要这个东西,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而官员不同,他们遇到问题只能想办法解决。

编修经典已经接近尾声,辽东那地方过不了多久也会回来,方时需要加快速度,为大明改革土地制度做准备。

次日一早,方时便带着奏疏前往东宫,这次在东宫,他见到数年不见的朱雄英。

眼前的朱雄英给人一种初露锋芒的感觉,小麦色的皮肤让方时心安。

“拜见太子殿下、皇长孙殿下。”

“免礼!”

朱雄英对于方时印象深刻,不仅仅小时候的教导,还因为叶书时不时提到方时。

“方师叔,雄英最近在读易经,有个问题想请教师叔。”

方时眉毛挑了挑,一脸惊讶:“易经?殿下这学的有点快。”

朱标在一旁解释:“入门而已!孤也不建议他这么早就开始学,不过安行先生说可以先入门,等再大点再学易理。”

“原来如此!”

方时笑着开口:“皇长孙殿下请说!”

“为何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经与其他所有书籍都不同,看它要以辞取象、而后以象取意。

何为象?你我站在一起谈话,在别人眼中就是象,也就是景象。”

说到这,方时转身指向殿外:“殿下现在看天空,能看到什么?”

“大日!”

“这就是象,也就是立天之道的阳,阴则是没有太阳时的场景。

大地的现象则是泥土和河流,这就是刚与柔;人表现出的现象是仁与义,这就是立人之道。

在孔圣人看来,只有仁义才能成为人,这才有了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朱雄英脸露思索状:“你的意思是说,立人之道是圣人所言,并不一定正确?”

[说的好!真他娘聪明!]

方时眼神亮起:“这是圣人的标准或者说是儒家的标准,这标准不一定是真的。

殿下学易只需记住一点即可,或者说只要学易的一点即可。”

“什么?”

“天下万事万物不是非黑即白,遇到事,先从阳的一面看,再从阴的一面看,阴多阳少一面还可以看、阳多阴少一面还可以看。

易理、易数、易象都可以不必学,殿下需知道看清一个卦,还要看错综复杂四卦,看清一件事也需要从多方面去看。

就比如读书一事,殿下认为是好是坏?”

“好事啊!”

“读书的坏处呢?”

朱雄英懵了,所有人都告诉他读书只有好处,他也这么认为。

见到朱雄英的表情,方时就知道他暂时没想过,轻声开口:

“殿下可以试着想想有什么坏处,从当下、将来的角度去思考好处和坏处,然后做出抉择,并写下做出抉择的原因。

以后遇到任何事,都可以这么做,久而久之,殿下便懂得如何分析利弊。”

“行!我现在就回去想想。”

说完,朱雄英对朱标躬身行礼:“爹,我先走了,你们慢慢聊。”

“去吧!别忘了带你二弟去练武。”

“嗯!”

等朱雄英走后,朱标才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