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千刀万剐的货,实在是不够用(2 / 2)

看着张天赐现在老老实实的样子,呵呵冷笑了一声:“咋,现在知道怕了?”

“说说吧,什么教育的事啊?咱不是每个县都搞了个学堂嘛?你觉得还不够?”

张天赐轻咳一声:“学堂是够了,可是老百姓的识字率呢?”

“商业越来越繁荣,再加上农学院在育种,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壮劳力进入市场,摆脱土地的依赖。”

“如果不打好扫盲的提前量,那只会造成严重的矛盾,工人和商贾之间会出现不信任和血腥冲突。”

“这类事情都不用多,只需要出现几次特别恶劣的事件,就足以引起一地的动荡!”

朱元璋听着似乎不是很上心,全大明千万人口,全民扫盲那得费多大的力气?

而且就算派人教,老百姓也不一定愿意啊。

实际上,后世全民扫盲的时候,也曾有过这种问题。

老百姓不愿意学,外加那时候繁体字又过于复杂,种种原因下来,几乎导致了全民扫盲的停滞。

直到后来教员和周先生提出了简化字体,外加让政委和指导员,挨家挨户的和百姓说清认字的好处。

外加都是免费认字,这才经过二十年扫清了文盲。

张天赐不觉得老朱会简化字体,那就只能先搞出全民扫盲,遇到困难的时候,在提出简化字体这个想法。

老朱手指敲着桌子,看着张天赐写的关于扫盲的利害关系。

思索片刻后,老朱还是摇摇头:“这件事若是真能做成,那咱老朱和孔老夫子并肩而论也不在话下。”

“不过啊,天赐,你这有点过于理想了。”

“先不说这件事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单单说那些读书人,你认为他们愿意那些原本是底层的老百姓,突然认字,和他们站在同一个位置上吗?”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传承,除了土地之外,知识也是重要的一环。”

说着说着,朱元璋突然轻笑一声,笑声中满是嘲讽的意味:“若是那读书人,真的尊崇孔老夫子,那他们就不会选择性的忽略【有教无类】这个词。”

“从古至今,你见过哪个读书人,真的下到田野之间,去教授老农如何认字?最多也不过是去县城屈尊,博一个好名声罢了。”

朱元璋一席话,让张天赐冷静了下来。

在思考全民扫盲的时候,张天赐一直在借鉴后世的经验。

殊不知,在后世那一场百年屈辱战中,大量的传统士子都被清理了出去。

这也就导致,张天赐过度的关注百姓和商人之间的矛盾,却唯独忽略了士子阶级。

想要全民扫盲,除了简化汉字,统一发音之外,还需要解决最大的士子阶级。

否则一切行为都是水中花镜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