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陶成道:大明最快的男人(1 / 2)

倭国的贫穷,完全超过了朱元璋的想象。

四个掌控一地的倭国大族,家中白银凑起来居然才八万两?

即便是算上古书和字画,也只能勉强算作是十万两。

尤其是山名家族,那可是占据了石见银矿将近百年的家族,居然家产总共也才两万两银子?

如果不是相信吴祯的为人,朱元璋早就把吴祯抓起来审问,看看是不是他贪了自己的银子。

本以为大明能靠着洗劫倭岛,直接一口吃成个胖子。

倭岛的贫穷却让朱元璋遭受了当头一棒,只能静等着倭奴开矿,以此反哺大明了。

张天赐这边在听到吴祯居然抓了十个葡萄牙人的时候,觉得十分震惊。

葡萄牙人十五世纪才占领了印度尼西亚,随后才向上接触大明。

按理来说,葡萄牙人此时不应该出现在大明才对。

可是根据后世遗失的宋元散记来看,宋元时期就已经有葡萄牙人行走在华夏的沿海。

现实和历史有所不同也能理解,毕竟就算日后被征服的印度尼西亚,那也不是一日就能征服的。

这么看来葡萄牙人的下海时间确实要比西班牙早上很多,这才十四世纪末期,葡萄牙人就已经开着船全世界乱跑了。

后世的葡萄牙看起来人畜无害,可是实际上的葡萄牙人却野蛮异常。

他们接触大明之后,不仅仅和大明官方做生意,还会勾结倭寇,一起洗劫沿海地带,真可谓是两头通吃。

根据吴祯复述的战局来看,葡萄牙人明显就是向倭寇岛进发。

这就让张天赐很疑惑了,现在你还没有拿下印度尼西亚,就敢开始研究勾搭倭寇了?

张天赐很想找葡萄牙船队中的高层聊聊,问问他们是怎么想的。

只可惜,这十名战俘中,一个高层的都没有。

其中最大的官,也只是水手中的头头,和具有决策权的船长根本就搭不上话。

张天赐看向礼部的通事,也就是翻译官,问道:“除了政局,那就再问问他们的国王是谁,民间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样的技术。”

“如果这群人都是一问三不知的人,那就别浪费粮食了。”

礼部的通事咽了咽口水,心想这张天赐果然和传闻中的一样,没用的人说杀就杀,一点人性都没有。

张天赐离开刑部,回到大明科学院。

朝廷要怎么对待葡萄牙,暂时张天赐还不用关心。

如果不是贫穷限制了朱元璋的手脚,他早就派人出去四处征伐了,什么和平发展这些词,根本就不在朱元璋的字典之中。

张天赐这次回来主要是让陶成道制作一台粉碎机和研磨机,如果银的提炼还按照以前的汞蒸法提炼,这样落后的生产水平将会大大限制住大明的银产量。

所谓的汞蒸法,就是将含有银的合金和水银融合,水银会和银进行反应,反应后再将水银蒸发掉,这样就能获得一般纯度的银。

这种方法获得的银不仅品质差,效率还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