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侑撇撇嘴,最后也没说什么。
小主,
倒是让代王府中的一众官僚,看得面面相觑。
他们以为,新人左武侍率既然到京、到府,应该严谨当值才是。
杨子灿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溜号,也太跋扈了!
可自由惯了的阿布,真不懂代王府中的那套!
这不,一回到家中,就开始操办自家的事情。
一连几天,他带着从粟末地运过来的年礼,忙着到各个老关系的府上拜见,送东西。
这期间,还亲自去了一趟西京大兴城。
从西京回来,又马不停蹄,满载了好几车礼物,坐船去了魏郡安阳县。
他,要去看望自己的义父李靖。
听说,他现在混得不咋地。
李靖这人,在后世名声很大。
但其实,在他的前半生,仕途徘徊不顺,长期在县令一级的位子上来回转悠。
上次阿布来东京的时候,干爹李靖还在汲郡的汲县当县令。
那时候,郡太守是王仁恭。
这不,等他这次再次来到东京的时候,干爹又去了魏郡的安阳县当县令。
据说,挖他过去的,是当时的魏郡太守卫玄卫文升。
不过,现在卫文升在东征之战中大显风采,一下子就阔了。
当然,人家不在魏郡当太守了,高升了!
可怜的干爹,又成了个无组织无靠山的小县令。
这不行!
阿布觉得见了干爹后,还得帮他在京城里运作一番,挪一挪。
唉,这该死的门阀派系官场,朝中没有个人撑着,真的很难往上爬。
此去安阳县,近六百里。
道路,却完全可以选水路。
因为安阳县,就在卫河的中游。
也就是说,阿布可以通过运河到达黎阳,再进入卫河溯流而上,到达安阳。
这来去,也就差不多十五六天左右。
阿布的船队,到达运河与卫河交汇口。
他们没有一丝停留,再去打扰杨玄感等人,而是直接进入卫河,一路向北再向西而行。
卫河,是大隋海河水系南运河的支流,因源于春秋时卫地得名。
它发源于太行山脉。
流经新乡、卫县、安阳、濮州,沿途接纳淇河、安阳河等。
至河北馆陶,与漳河汇合,称漳卫河、卫运河,也就是永济渠大部。
经过濮州,阿布的船队很快就到达了安阳。
安阳,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
远古传说时期,“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先后在帝丘(濮州)和亳(梁州)建都,并葬于此。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
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安阳,是个神秘而故事颇多的一个城市。
看看,史册上有哪些?
盘庚迁都于殷、商王武丁中兴、奴隶傅说拜相、女将军妇好请缨……
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门豹投巫治邺地、蔺相如降生古相村……
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
名人轶事,层出不穷。
而阿布的干爹李靖,就是这历史名城安阳县的县令!
这时候的安阳县,当然远非六朝时的邺都可比。
北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惟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州郭。由是人情险詖,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
说白了,这批北齐遗民,迁入安阳县后,一直很难侍候。
他们的社会地位,虽然不高,但昔交接接豪族,出入侯门,不肯把地方官放在眼里。
故史称“邺都俗薄,旧号难治”,管理难,是老问题。
安阳县,也因此成为朝中、郡中比较看重的县域。
阿布估计,当初卫玄将干爹调入安阳,就是看中了干爹的才能和果断。
据传,干爹李靖在当地的官声还挺不错,就是拮据了些!
在他的治理下。几年下来,安阳彪悍的民风,开始慢慢变得温和、守礼。
登上码头,阿布便让德叔前去打探、禀报。
胡图鲁和随行的小厮,忙着雇佣车马装卸财物。
而灰影的人,则立刻四散出去,混入到周围的人群和县城深处。
不一会儿,他们就不见了踪影。
这安阳码头人来人往,颇为热闹。
见阿布这样的贵介公子下船,当地人并不觉得多奇怪。
只是,也有几个闲人,远远地看着这帮明显是外地来的豪客。
不好惹啊!
看着卫队的架势,一下子就把地痞流氓们,吓得躲老远。
船上的东西,还没有卸完。
阿布却看见,德叔正跟着一个高大的中年官员,从城门洞里走了出来。
“阿郎,快过来拜见你义父!”
看阿布有点傻傻的仔细看人,阿德里便知道阿布不确定来人是不是李靖,于是善解人意地喊了一嗓子。
“孩儿阿布契郎,拜见干爹!”
阿布顾不得地上又冷又硬,抢上前几步,“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上。
一连磕了三个响头!
小主,
“哈哈哈,好小子,都长这么大了?快快起来,地上多冷!”
说完,李靖一把就将阿布的胳膊抓住,从地上拽了起来。
“嗬嗬嗬,还挺帅的!”
“这下子可把我给比下去了,你干娘见了,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