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寒冬腊月中的铁路建设者(2 / 2)

不得不说貂皮做的衣服就是暖和。

要是后世,穿这样昂贵奢侈的衣服,肯定要受到整个社会谴责,或者编排。

但现在这个时代,胡湘得穿奢侈的服饰,以彰显胡湘的高贵,而且就是胡湘护卫的衣服穿着,也得豪华,更过分的,护卫的身高长相,还都得有要求。

在铁道监工的陪同下,胡湘视察了正在干活的民工。

“要尽量采用奖励手段,那队干的好,在伙食上改善下,不要随意打骂,”胡湘叮嘱道。

现在工头管事都是拿着皮鞭在工地上监工。

其实这些在铁路上从事土石工作的民工,工钱非常低,是半强制来干活的。

他们干活的积极性来源于工头手里的皮鞭。

而那些高丽汉子,更需要在打骂下,提高工作效率。

为何不像后世农民工那样,提高工钱,刺激他们的活积极性呢!

因为目前的经济条件还办不到。

其实这些民工待遇还算高的,那些在地方上州县,从事修路,挖渠的民工都还需要自备干粮,无偿劳动。

后世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挖坑发展经济理论,谁真要实行,那国家非崩溃不可。

现在是物质短缺时代,还没有到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剩时期。

在淄河大桥工地现场,干活的工匠待遇就比较高些,工钱都能养家糊口,他们是专业工匠,还是专业建设桥梁的,目前在这个时代属于高技术工匠。

现在工匠们正在铆接钢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铆钉在炭炉烧红后,迅速抛给负责铆接的工匠,然后抡起八十的大铁锤猛砸。

铆钉焊接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

这钢铁桥梁建设,可不是把几段工字钢,横担在桥墩上,上面铺设枕木,铁轨,就可以了。

那样工字钢都得压弯。

而且目前的工字钢,实际材质是锻铁,也不是后世的工字钢,后世那形状工字钢目前也生产不出来,而是用铆钉把铁板铆接出工字钢。

钢铁桥梁就像一种框架,在武安还专门建造了桥墩,试验那种框架承载力强,钢铁桥梁研究所也自然而然的成立了,无形中促进了工程力学的发展。

胡湘看到工地上的工棚,都是用树枝,茅草搭建的窝棚。

对铁桥建设负责人说,让木材厂制作些拼接木板,要标准化,用木板搭建简易房,还能重复利用,也能降低搭建房屋成本,这样里面还能生火炉,工匠睡觉时候就能舒服点。

胡湘想起自己的老爹,早期八九十年代在工地打工的日子,每天二十元,帆布,木棍搭的工棚,几十人躺在里面,冬天冷,夏天热。

铁桥负责人也向胡湘提出了,伙食上,要能增加白酒的供给,那就美了。

这个要求,还真满足不了,酒一般都是供给边境守卫将士的。

目前白酒都是配额制,有钱都买不到,不过顶级富人除外,他们是特供的。

但胡湘说,红糖的配额会提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