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识字先从拼音开始(1 / 2)

四百余名人员妥善安顿后,陈华次日便指派毛新园为李荣明等众人进行登记造册,并将这批人整体编入了少府监的编制内。

此次留下的壮年共有四百三十一人,大多数集中在十三至二十岁年龄段,而年长者可能因为已有家庭牵挂,所以选择离去。

“诸位中可有人识字?” 完成登记后,陈华发问,意在了解他们的文化水平现状。

现场一片静默无声,陈华立刻意识到,这四百多人竟无一人识字,这一点虽在意料之中,毕竟身处这个知识普及程度极低的时代。

这意味着对这批人的教育和培养将会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一些复杂的工艺技术即使现在就教授给他们,由于缺乏基础知识的理解力,他们也无法立即领会。

以高炉炼铁、香水制作、肥皂制造等为例,毛建地在掌握这些技术之前经历了无数次实践与失败,虽然他从科技源石那里获取了相关技术知识,但真正理解和掌握仍需通过亲身实践去探索和积累经验。

然而,科技源石的一个显着优点在于,在陈华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受教者轻松记忆所学内容。尽管不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但一次性记忆保留七八成的内容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样一来,教学效率得到了显着提升。

“既然如此,本王首先要做的便是教导你们识字。”陈华坚定地宣布道。

这批人将成为京州未来的核心技术力量,不具备读写能力显然不可行,但陈华决定不教授他们繁复的繁体字,转而计划教授更为通俗易懂的白话字。

今后,京州所有的技术文献都将统一使用白话字,此举不仅有利于内部信息保密,即便部分文字因大体相通被陈国人辨认出,只要确保一半以上的文字难以识别,便可达到初步保密目的。

为了增强李荣明等人对字词的记忆效果,陈华借鉴现代教育方式,引入拼音教学方法,从最基本的汉字开始逐一教授。

上午时段,陈华已将拼音系统完整教授给李荣明等人,并进行了学习成果验收,他们的表现令他颇为满意,每个人都能记住大部分音节字母。下午的教学内容则转向数学领域,从最基础的阿拉伯数字开始,逐步讲解到十以内的加减运算。

总体来看,陈华一日之内教授的内容进度远超普通小学生的日常课程,这既是因为他们的年龄较大,自我约束力更强,也得益于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在这样一个时代,能有机会读书学习被视为一种高尚难得的事情,对于匮乏的知识,人们往往充满渴望。当天,李荣明等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

临近傍晚时分,毛新园带来一块题有“京州学院”的匾额,标志着这个院落的新定位——日后这里将成为京州的教育基地和人才孕育摇篮。

陈华吩咐李荣明:“晚上时分,你负责组织大家复习今日所学知识,现在你们无需参与其他体力劳动,衣食住行皆由专人照料。”

李荣明在这群少年中最为活跃,看到毛新园携匾额走来,他主动上前帮忙悬挂。

“殿下,我们何德何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这让我等如何才能报答您的大恩大德啊?”李荣明感到有些不太适应,从受人驱使的奴隶一跃成为读书识字的学子,这种身份转变实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