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
陈华接过侯文辉递来的五百两银票,心中已然有了下一步的打算。他吩咐侯文辉准备好笔墨纸砚,目的就是要写一封给皇帝的信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陈华是在诉说封地生活的艰辛,实际上他是要借此机会向皇帝阐明封地的实际困难,以及他重启少府监、发展工农业技术、改善民生的决心。
信中,陈华细致描绘了封地百姓生活的困苦现状,强调了农业生产的落后和急需改革,同时指出唯有通过恢复和发展少府监,引入和提升技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他还恳请父皇能够理解并支持他的这一举措,提供必要的财政援助,甚至可能请求朝廷放宽对封地的部分管控,赋予他更大的自主权以推动改革。
侯文辉虽然对陈华近期的行为感到惊讶,但出于对晋王的信任和忠诚,他还是迅速安排好了所有事项,静待陈华撰写完毕这封可能会影响整个封地未来的信函。
陈华将满载着忧虑与期待的两千字书信仔细折叠好,眼中闪烁着坚决而又略带狡黠的光芒。他深知此信既是一份详尽陈述封地窘境的奏章,也是一次对皇帝老爹情感底线的试探。如果皇帝念及骨肉亲情,或许会看在这封饱含辛酸泪的信件上,给予封地一定的经济扶持;而若是皇帝对此无动于衷,至少也能让他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压力,意识到地方治理的真实困境。
“快马加鞭送去长安!”陈华下令道,声音里透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他将信郑重其事地交给侯文辉,仿佛将封地百姓的未来寄托在这一纸飞鸿之上。侯文辉接过了信,立即着手安排最为迅捷可靠的信使,确保这封至关重要的信能够尽快送达帝都长安,并引起皇帝的关注。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陈华都已经做好了应对各种局面的心理准备。
陈华心中盘算着,要想从这些本地门阀世家手中筹措资金,光靠传统的求助或者摊派是不可能成功的,他们个个精明无比,绝对不会轻易放血。不过,陈华深谙人性,他知道这些豪门巨贾虽然吝啬,但对于能保值增值或者彰显身份地位的商品,往往毫无抵抗力。
他计划通过举办一场大型拍卖会,征集各种稀罕珍宝、独特的工艺品,甚至邀请外地的名匠打造限量版的高级农具和工艺品,这样一来既能吸引这些门阀世家的眼球,又能借助他们的竞拍冲动来筹集资金。此外,还可以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购买指定商品可以获得免税资格或者优先购买优质土地的权利等,以此诱导他们主动掏出银两。
通过这种方式,陈华既可以不动声色地“薅羊毛”,又能巧妙地借用这些门阀世家的财力来推动少府监的复兴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所以发展少府监就很重要了!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陈华全身心地投入到少府监的改造工作中,他用那五百两白银采购了大量的原材料,使得少府监瞬间焕发出生机活力。每日都有大批木材、煤饼和铁矿石运进,工人们忙碌不停,一扫之前的冷清景象,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画面。
召集到的四十多名匠人,他们是京州城内最为熟练和专业的木匠和铁匠,他们围坐在陈华周围,聆听着前所未闻的先进技术讲解。陈华凭借从科技石中汲取的知识,结合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们推动工业革命向前发展的关键技术——车床及其衍生的多种机床。
他向匠人们详细解释了车床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了诸如镗床、磨床、铣床、钻床等多种精密机械装备,这些都是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基础,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陈华的目标是引领这些传统匠人跨越时代的鸿沟,以改变封地乃至整个陈国的科技经济面貌。
陈华深谙这一道理,深知优质钢材对于制造高效稳定的车床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坚实耐用的钢材才能保证机床刀具安装精确、运转稳定,进而精准无误地加工出复杂多样的器械零件。秉持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古训,他意识到,提升工具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是推动整个工艺进步的关键所在。
鉴于此,陈华决定采取跳跃式发展策略,利用自己掌握的现代科技知识,省去过去摸索和试错的漫长过程。他不再按照历史既定轨迹逐步改进,而是直指核心,首先要做的就是指导并组织工匠们制作出满足高级车床要求的高质量工具和配件。通过这种方式,陈华旨在快速构建起一个先进的机械制造体系,直接带动整体技术水平的进步,从而触发一场本土化的“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