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一条鞭法!杀土豪,分田地!(1 / 2)

苏州府。

汉王行辕。

周忱已然换了身衣裳,但依稀可见沧桑面容。

这一次苏州之行,芸娘的惨案,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些。

尤其芸娘就是死在此地,而他周忱也在此地沦为了阶下囚!

旧地重游,睹物思人,对周忱而言当然痛苦异常。

朱高煦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问及了正事。

“恂如,说说苏州府的情况吧!”

谈及正事,周忱也压抑着内心的痛苦,缓缓道出了自己两年来的努力。

其实两年之前周忱到任之后,并没有倚仗钦差大臣的地位权势打草惊蛇,而是先深入民间,调查研究。

他不带任何随从,向农夫村妇详细询问最感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原因在哪里,希望如何处置。

这么一来,时间长了,百姓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向他倾诉,彼此相处如家人父子。

也正是这段时间,周忱深刻地认识到了,苏州府乃至整个江南五府百姓都是过得水深火热。

“王爷,苏州利用塘浦圩田技术,使得原来的低洼涝地变成了良田,而后更是发展起了桑基鱼塘,水中养鱼,田里种稻,岸边植桑……”

“在如此规划下,苏江府四百七十万亩地的水稻产量能达到九百多万石,平均两石一亩,苏州府成了天下皆知的鱼米之乡。”

“不仅粮食产量骄人,苏州府还种植了大量的桑麻棉花等作物,以致苏州府的纺织业十分繁荣,苏州一府之地就能贡献布两百万匹以上,民间买卖尚不在此数中,大概总数不会少于五百万匹,有人甚至认为超过千万匹……”

听见周忱这些话,朱高煦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来这小子前两年不是光忙着谈情说爱,还是做了不少实事的,至少了解到了整个苏州府的真实情况。

“然而因为朝廷制定的重赋制度,苏州区区一府所交的税额相当于整个湖广省,是福建省的两倍,小人曾经计算过,苏州府平均每户负担税粮高达五石,平均每人负担约一石半,这也难怪苏州府自永乐初年开始便拖欠税粮了……”

朱高煦闻言脸色一变,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从永乐元年至今,苏州府欠粮三百九十二万石。

旁边的松江府同样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但是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朝廷免征了几百万石。

明明是鱼米之乡,为何偏偏交不上粮?

看看周忱报出的这些数据,其实就明白问题所在了。

每户五石,这个数字看似不算高,但是真正老老实实缴纳税粮的有多少呢?

一般来说,普通老百姓是很少抗拒缴纳税款的,日子都还过得下去的老百姓,大都是不会有胆量拖欠朝廷粮税的。

当然,因为税额过高实在无钱可缴的也有,但那主要在天灾频繁的北方地区。

真正拖欠税粮之人,就是那些豪强劣绅了。

他们一边想方设法地兼并田地,导致真正的耕户农户越来越少,另一边则巧立名目地拖欠税粮,朝廷收得上来税才怪!

反倒是可以征收赋税的田地减少,落到耕户农户头上的摊派税额增多,从五石到八石再到十石,一路飙升停不下来,不堪重负的耕户农户只能投献田地成为佃户,或者直接逃亡沦为流民!

江南繁华富庶地,天下皆知的鱼米之乡,竟这般沦为了朝堂公卿口中的“鬼国”,真是讽刺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