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一、自力不足分二:庚一、业果相续;庚二、辗转增盛
我们先看自力不足——业障深重,求出无门。这个地方有两段。
庚一、业果相续
我们先看第一个,业果相续。我们怎么样能够修到第一个,能够从业障深重、求出无门而放弃主宰呢?这是我们怎么去观察,有两段。
受用果报业力主宰
造作业力思想主导
一个人会往生,你必须要了解两件事情:第一个,你最好先了解你自己。你不了解你自己,你很难改变你自己,因为你不知道盲点。不可能说,你不知道你自己什么病,你药就乱吃,佛号就乱念。你要先了解你自己,这第一个。第二个,你要了解佛陀。你要做两种正确的了解,这个佛号才能念得好。
首先了解自己,就是我们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引用唯识的看法。
人生的最大的因缘,所谓的生命的主宰者有两个:一个是第八识,叫作业力。业力管控我们所有外在的因缘,第八识的外因缘,它主要管的是业力。它的业力的管控有两个:第一个,业力的储存;第二个,业力的释放。第八识作为一个仓库,其实它没有造业的能力。你要造善造恶,这是你第六意识的想象力去做的。所以,你第六意识造善的时候,第八识也不参与;第六意识造罪的时候,第八识也没有意见。它只做一件事,你有本事造业,它就有本事把它储存起来。所以一开始叫作储存业力,等到力量够了,它就释放业力。释放业力的时候,我们再往下看,这些六根、六尘,眼耳鼻舌身。你眼睛看到美好的颜色,那是你有善业;你看到别人不顺眼,那不是别人不好,是你有罪业;你听到的是不好的声音,耳识遇到声尘,如果不如意的,那也表示你有罪业。
所以,凡是外在的环境,人生的果报,一句话就讲完了:“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今生所有外在的因缘,生命的所有的结果,都是一种过去生的业力的释放。这一块没有对错,只有苦乐。痛苦跟快乐,佛法不给它判定对错,它叫无记性,它只是人生的快乐跟痛苦。因为业力的释放,你不能说痛苦是罪恶吧?因为有些人从痛苦当中得到了激发,发起了出离心,变成善根了。你也不能说快乐是一个善法,因为快乐有时会让一个人堕落,所以苦乐没有善恶。其实人生在业力释放的时候没有对错,只有苦乐,这是第一个。这个在佛法看来你只能认命。
但是诸位!你要看第二个,叫作业力的回存。人生只做两件事情:第一个,释放业力;第二个,储存业力。当我们在受用业力的时候又再回存业力,会产生一种思想。这个思想怎么来的呢?先从感受,前五识的感受。当我们的心跟生命的果报接触的时候,会有两种感受——快乐跟痛苦。如果是罪业起现行,你就是痛苦,你表现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受用就是痛苦;如果你是善业起现行,它表现出来就是快乐。这个感受快乐也没有对错,但是这个感受会提升到想象,尤其是生命当中给你一些特殊的感受,这个你一定要注意。
比方说,这个感受是特别美好、特别幸福的感受,已经构成一个人生美好的回忆。感受本来是瞬间的,但是人对于美好的感受,你曾经遇过什么人、吃过什么东西、住过什么样的房子,那种特殊的感受,你希望它永远留在你的心中,你希望能够捕抓这个感受,结果怎么办呢?你只能够把它变成想象,你会把这个感受透过你的妄想捏造一个影像出来。当然这个是美好的影像,这是从感受变成想象,第六意识的想象。这个想象,你不断地去回忆它的时候,你只要回忆那个影像,就触景生情了。你透过这个影像去攀缘它,你就试着去捕抓过去的快乐感受,时间久了,数数现行,深生好乐,就提升到执着了,你的心就住在这个影像上。从今以后,你就不在乎外境发生什么了,就是你已经落入了无明,世间说的盲点。
我们说明一下。其实人生本来是很单纯的,它就是善恶业力的释放。善业让你快乐,罪业让你痛苦,不就是这样吗?为什么人生会搞得这么复杂呢?因为在业力释放的时候,它启动了感受,启动你的思想,启动你的执着,启动了一种叫颠倒妄想。而颠倒妄想的形成,是因为你得到一个美好的感受,你希望这个感受在你的生命继续地出现,所以你只好捏造一个影像来保存这个感受,然后你不断地对影像攀缘,最后你就住在这个影像上,就起颠倒了。
举一个例子。你看有些母亲,她儿子明明是非常的糟糕,但是她看她的儿子是怎么看怎么好。她明明知道,这个钱给她儿子,她儿子就会去做坏事,她还是会给他。这个儿子去做坏事以后,她把他骂一顿,下次这个儿子再跟母亲要钱,她照样乖乖把钱掏给他。因为她根本不在乎外境是怎么回事,她只活在她心中的妄想。
诸位!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轮回?你们知道吗?我们这样讲好了,我们把妄想通通放掉,我们不要站在妄想来看人生,我们先把过去的那些颠倒的、执着的妄想都放掉,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就好了:你觉得人生值得吗?没有错,人生有快乐,但是人生的快乐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按照佛陀的说法,人生是得不偿失,没有例外;你的快乐,你是付出了惨痛代价。只是说我们一般人只记住人生美好的一面,因为我们讨厌痛苦,因为痛苦给我们逼迫性,所以我们习惯性会把痛苦故意忘掉,所以构成我们的盲点。
你看佛陀怎么譬喻我们人生?譬如刀上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没错,人生果然有蜂蜜,但是你知道这个蜂蜜的背后是什么?是一把刀。所以你那舌头去舔蜂蜜的时候,你的舌头被割伤了,但是你下次看到这个蜂蜜还会不会舔呢?你还是会去舔,因为你已经不在乎人生是怎么回事了,从今以后你只在乎你自己的感觉,你为了满足你的感受,你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舔这个蜂蜜。
直到有一天,佛陀出世了,让我们暂时把妄想拨开,看到人生的真相:原来人生是得不偿失,快乐太少,痛苦太多。诸位!娑婆世界的快乐,每一个快乐你都要付出代价,没有例外。极乐世界的快乐,你不用付出代价,因为它是清净的本愿功德所创造出来的,而娑婆世界的快乐是你的业力跟妄想的结合。
我们现在知道,人生的可怕在于第七意识的主宰。现在很多人念佛,他的问题点,他解决错了。其实,业障深重,业力为什么构成障碍呢?就是说,无量无边的生死业力,怎么临终会障碍你呢?为什么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他离开娑婆世界如此的轻松愉快?有些人离开娑婆世界如此的困难重重呢?一般人说,欸,我业障比较重啊。你说错了!其实我们从无量劫来轮回到现在,大家业障都差不多,都差不多,大哥不要笑二哥。但是关键在哪里呢?关键是有些人不会启动业力,有些人会启动业力,关键在这儿。
所以诸位,往生的障碍不是你的妄想,是你的主宰,这是关键。你看有些人念佛的时候,他是用佛号来对治妄想,这错了。重点在于执着,而不在妄想,妄想根本不会障碍你往生。但是有些妄想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这个要注意了,已经变成颠倒想了。
举一个例子,什么叫妄想,什么叫执着。比方说你很想喝咖啡,这个会障碍往生吗?当然不会。我一定要喝咖啡,会不会障碍往生?障碍往生。我在美国上课的时候,有些人会从洛杉矶开车三个小时,去圣地亚哥喝一杯咖啡,然后再开三个小时回来。这件事情障碍往生,因为他已经落颠倒想了,喝咖啡这件事情已经变成执着了,就是我一定要去做。这种心态你最好越少越好,因为你这个妄想不是一般的妄想,是带有主宰性的妄想。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对治所有的妄想,因为你这样精神体力分散了,也毫无意义,你要注意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但每一个人不一样。有些人的盲点是在财富,你看他一辈子追求财富,就算是会把生命弄没了,他也是高兴。明明知道,你没有生命,财富也没有意义,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对他来说,他宁可相信自己的妄想,他也不相信真实的情况。
所以人生第一个,业力的释放;第二个,激发你的想象力;最后,又造一个业力回存回去。但是问题不在业力,在你的颠倒妄想。所以往生会构成障碍的人,在于你的执着颠倒想。颠倒想,带有主宰性的妄想,要越来越少。这就是为什么善导大师要我们一心归命、通身靠倒,你自己没有能力主宰人生。这是很关键的。
我再讲一次,打妄想不会构成往生的障碍,但是打一种有主宰性的妄想,这个会构成往生的障碍。“我一定要怎么样!”就算做这个事情会付出惨痛代价,你也在所不惜,这个已经构成颠倒想了,而这个东西在临命终会激发你的生死业力,你就没办法带业往生了。
带业往生的前提:临命终的时候业力必须在一种沉淀的状态。你不能刺激它,让业力进入睡眠状态,叫作“带业”。带业种,不能带现行。你一旦激发业力,临命终没有一个人起颠倒可以往生的。所以,求往生的人,到临命终的时候,对来生的因缘是全部放弃的。大凡对来生还有规划、还有念想,你生死关就迈不过去了,不要说往生了。所以我们到最后会谈到收尾,“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要能够放弃对来生的主宰,这是往生一个很重要的心态。因为,你第七意识不拔掉,你第八识的业力就不断地在活动。
庚二、辗转增盛
我们往下看。他第七意识不拔掉,产生颠倒想,会怎么样呢?会辗转增盛。问题在这儿。就是说,它本身不可怕,但是它会不断地增长广大,可怕在这里。
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
现行——谓七转识及彼相应,所变相见性界地等。
带业往生,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概念:什么是种子位,什么是现行位。
我们虽然不要把业消掉,但是你必须让所有的生死业力处于一种慢慢的沉淀状态。业是往下沉的,而不是去搅动它。就是说,它是一种第八识里面的种子,它进入一种睡眠状态,它不是一种活动状态。现行位就是说,透过你的一种执着性的妄想的刺激,它是一种活动的状态。简单讲就是这样。
什么叫刺激呢?就是种子起现行,现行又熏种子。你本来堕入一个颠倒想,你可能对财富、对男女的情感、眷属,对名声等等各式各样地执着,但你没有对治,它会生起现行的活动。这个思想每次活动的时候,它要熏习种子,这个功能就更强大了,最后辗转相续。就从你强大的执着的思想,如果是善的就天人、阿修罗,如果是恶的就畜生、饿鬼、地狱。
诸位!这个地方,我们看这个顺从本愿,它的目的就是,你要成功地降低生死的业力。临命终的时候,当我们创造一句佛号的时候,是两种力量的拉扯:一个娑婆世界的业力在拉,要把你拉回来;第二个是往生的愿力,要把你往西方带。当你往生的愿力强过生死业力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所以,愿力超过业力,这种随念往生的概念,就变成了我们净土宗的心态,要做两件事,因为业力是客观的。诸位!我们学过唯识,我们会知道,业力虽然可怕,但是它有一个弱点,它没有主动引导你的力量,它没有主动权。你要不惹它,它就不活动。其实我们凭良心讲,不是娑婆世界惹我们,是我们去招惹娑婆世界。你现在不能够说娑婆世界不放过你,是你不放过娑婆世界。
所以放下为什么这么重要?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是我抓住抚尺,还是抚尺抓住我?是我抓住抚尺了,所以主动权在我。今天如果反过来,如果业力能够主动地控制我们,全世界没有人可以往生。如果业力有主动权,没有一个人可以往生,那“带业往生”这四个字也不能成立了。你不能往生,千万不要怪罪你的业力。
其实,业力大家都差不多,是你的思想有问题,是你要去激发业力的,关键在这儿。你的执着,你对未来的人生产生念想,你希望生命要继续下去,你怎么可能往生呢?你把业力弄得这么炽盛,你还想把它带走?它肯定把你带走,不是你把它带走。
所以诸位,往生净土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你想办法让业力沉淀下来,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人生的业力,必须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慢慢地减少,当然就是你的心态慢慢地、慢慢地看破娑婆世界的真相。其实娑婆世界没什么好的,都是你在打妄想,是你的妄想把它塑造成美好。当你把妄想拨开来的时候,娑婆世界本来就是苦多乐少,充满过失的。所以,你慢慢慢慢地对娑婆世界的执着降低以后,业力慢慢沉淀,这是第一个。然后你才有资格谈忆佛念佛,创造一种往生的愿力。
所以我们从这个“业障深重、求出无门”,要知道,障碍你往生的不是业力,是你的情执。带有执着性的妄想,这是最可怕的,因为它会激发业力。它本身不是业力,它会激发第八识的业力,让它从种子位变成现行位。诸位!我们造了业以后,储存在第八识是个业种子,是谁把业种转成“业力”的?有力量的“力”?它本来是一个没有力量的业,它怎么就变成一种有力量的,变成业力呢?乃至于变成业障呢?是你临终的情执,你的妄想去激发它的。
所以,带业往生,你的心慢慢地要收尾。你要告诉你自己,业障深重、求出无门,你对人生不能再有想要去规划、要掌控的念想,然后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它是三种心态的结合,善导大师的概念:第一个,怖畏生死;第二个,放弃主宰;第三个,一心归命。这个是净土宗修行的最低标准,因为你非得经过这个过程,否则你没办法处理业力,你也没有办法启动第十八愿。
我觉得善导大师已经把修行简单到最简单化了,就是说,它已经是最低标准了,一个都不能少:你必须要有了生死的决心;你必须要知道自己人生不能主宰,你要放弃主宰;第三个,对阿弥陀佛“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样子就满足了“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了,这个叫作正确的往生的忆念。当然,你这种心态准备好了,你去接触佛号,诸法因缘生,因缘准备好了,当然是“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开示慰导,然后让你带业往生。
我们先讲到这一块,这个地方讲到怎么去修皈依。
其实我们首先要知道,你修行,你要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像佛陀说的,外道为什么修行不能得力呢?因为他根本找错方向,他修无益的苦行,他用苦行来折磨自己的身体。你的身体根本一点错都没有,是你的思想起颠倒了。你把身体弄得这么痛苦有什么意思呢?你不吃饭不睡觉,你的思想也不会改变。就是说,我们今天会来投胎,一定有原因。当然你会说,是因为有生死业力。但是业力是没办法处理的,你去处理业力,那你这个方法就不好,那就不是第一义谛了,那佛法就不善巧了,那就不是一生能够解决的。你今天要让自己业尽情空、消业往生,那对不起,那就不是今生可以解决了,这个方法不妙。
善导大师的意思就是说,把业力放弃,改造你的思想。你虽然有业力,但是你不要刺激它。高明!让业力沉淀下来,带业往生。那怎么不刺激它呢?就是我临命终的时候,我知道在临命终的时候在那边很多地雷,但是我不要去碰触它,地雷有跟没有一样。我临命终我怎么不要去刺激生死的地雷呢?三件事情:第一个,怖畏生死;第二个,放弃主宰;第三个,一心归命。你必须培养这三种心态。在临终之前,这三个功课是非常重要,你才能够成功地把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所以,往生的人,其实净土宗并没有处理生死业力这一块,没有处理。但是他能够把业带走,表示他能够让业沉淀,就是它不起现行。他能够先把弥陀的本愿启动起来,强者先牵,他能够成功地让愿力强过业力,他做了这件事情。所以他的心态准备得非常好。
所以,修行不是改变业力,要改变业力你改变到什么时候呢?不可能的。你必须培养一种皈依的心态,叫“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个心态诸位体会体会。
好,我们先讲到这,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