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1 / 2)

禅观与净土 妙音0 5661 字 1个月前

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一面。我们看戊三,盗戒。

佛教对我们人生的解释,主要的观念就讲到诸法因缘生。我们人生会有很多的万事万物,在我们生命中出现,它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人生没有偶然,只有因缘,事出必有因,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想要掌握我们自己的生命,首先你要掌握正确的因缘。

什么叫正确的因缘呢?《楞严经》把我们生命的因缘,分成两块来观察:一个是外在的因缘;一个是内在的因缘,这两块。什么是外在的因缘?就是由过去的业力变现出来的生命的果报叫做外在的因缘。凡是跟你的生命结果有关系的,通通是外在的因缘。

比方说你会投生在什么家庭,你的父母亲是谁,这个是生命的结果;比方说你会跟谁结婚,这个也是生命的结果;比方说你会从事什么样的事业,你会有多大的成就,这些外在的因缘,都是一种生命的结果,因为它是一种过去的业力已经成熟,表现出来了。外在的因缘,佛陀解释外因缘,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解释,一句话就够了,叫做“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我们生命有一半是做不了主的,就是外因缘你做不了主的,因为它的业力已经成熟了。所以人生有一半是来还债的,因为你必须要去继承你的过去。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人生有一半是要继承过去的业力的,这一块是很难改变的,因为业已经成熟了。就是说你是一个女众,你不可能说透过修行变成男众,这不可能的事情。

人生的结果只有一种情况叫“认命”,所以佛教的因缘观,是站在认命的角度去开创未来,因为你今生,它是一个过去的业成熟了,已经浮出水面了,我们的改造只能够改造未来。所以整个外因缘全部都是业力在主导的,其实你今生的成就跟你的努力没有很直接的关系。如果你了解因缘法的话,你的努力只是一个助缘,只是催化你的善业得果报的一个助缘。世间上努力的人多的去了,成功的人没几个。他能够成就广大的福报,是因为他有善业力,他善业成熟了,不是他的努力。你要没有善业,你的努力没有用,你的努力只能够把善业留下来去开创未来。

人生的因果思想,佛教因果思想,它不是说你今生努力,马上得果报,不是这个意思。佛教的因果观是隔代受报的,叫做“三世因果”。你今生的努力是在准备来生,是在为来生铺路,你今生的果报跟今生的你没有太多的关系。所以你今生的好坏,完全不怪今生的你,要怪,怪前生的你。如果你今生活得很快乐,不是你很努力,是你前生很努力,你今生占了便宜,你蒙受前生的恩惠,你应该感恩前生的你,给你留下这么多的善业;如果你今生活得很痛苦,那也是前生的你不争气造成的。所以凡是跟人生结果有关的,通通不怪今生的你,跟你没有直接关系,跟前生的你有直接关系。在佛教里面,只要跟人生的结果有关系的,它是一个已经成熟的水果,这个是业力所成就的因缘,“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但是以佛法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是一个想要解脱的人,你修人天乘不谈,如果你要了生死,尤其是净土宗往生的人,从祖师的开示,人生的水果你最好少吃为妙,因为这个业力所变现的水果,你一旦吃了,你就跑不掉了,业力会创造另外一个业力,这样业力就很重。所以你只要人生越享受越攀缘,你的业就越重了。因此外在的因缘你适可而止,不管你前生的善业有多强,刚好就好了。

那么《楞严经》它所强调的是内在的因缘,就是你的真如本性,现前一念心性。它是一个广大无穷的能量,你可以去开发的,它有无穷无量的可能性,因为它是一个因地,它有无量的可能性。《楞严经》在讲内因缘的时候,它讲三种因缘——“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它离一切相,因为它是一个因地,所以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相状,我们的因地是没有相状的,它是一种空性,它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关键在哪里呢?在“即假”。你安住空性以后,你是发什么愿?你发的是人天乘的愿,心性就随缘显现人天的果报;你发的是往生的愿,心性就创造极乐世界的功德;你发的是成佛的愿,心性就显现诸佛功德庄严的相状给你。所以即空、即假、即中,在整个心性当中,他的生命是由愿力引导的,愿力!诸位!这一块很重要!

所以你现在的每一个人生,都有两种因缘:一个是由业力主导的外因缘;一个是由愿力引导的内因缘。每一个人你得到生命以后,你有内外两个田地可以经营。大部分没有经过佛法训练的人,他会用攀缘心去攀缘外因缘。他会去尝生命的水果,当然酸甜苦辣。有些人前半段是善业得果报,前半生很快乐,后半生很痛苦;有些人前半生很痛苦,后半生很快乐,因为这个业它是变来变去的。因为你过去生不可能全部造善业,你也不可能全部造罪业,这是善恶夹杂,所以人生充满了酸甜苦辣。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就是说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经营一个不可改变的因缘,就是你今天的精神体力都在去攀缘外在的因缘,这些因缘都已经成熟了,所以你是白费功夫。因为佛陀已经讲很清楚了,“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只要跟你生命结果有关系的,你都很难改变了。但是我们一般人都会想要去攀缘今生的水果,想要去主导今生的水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个人到临命终的时候,都是弄得伤痕累累,弄得自己心有千千结,也是自己找的,因为生命本来就是业力变现的。但是我们认为我们可以主导自己的生命。诸位!我们不能抗拒业力。

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会放弃外在的因缘去经营内心的因缘,因为你这个内心因缘是主导你的未来。如果你今天把因缘法读透了,你会慢慢地放弃今生去规划来生,因为你今生能够引导的有限了,它已经是一个成熟业力变现出来的水果了,而你内心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肥沃的田地,它有无穷的可能性。你只要好好地发愿,好好地栽培,来生有无量的可能性。你应该把更多的精神用于经营来生,而不是把太多精神用在享受今生。

讲实在话,如果今生的果报是该你受用的,你不去受用,你还是没有损失,因为你善业还是保持住了,它会从其他地方,从来生表现出来。所以你今生福报很大,你没有去受用,你绝对没有吃亏,该你的善业就是你的,你的善业是存下来了,你把它导归到净土,让来生的净土更功德庄严!

所以我们在修学当中,面临了两种选择:一个业力,一个愿力;一个外因缘,一个内因缘。大部分的人(极少数例外),绝大部分的修行者他两块都会跑来跑去。在佛堂的时候,他安住内因缘,发愿、念佛、忆佛念佛求生净土;一旦走出佛堂,跟外在人事接触的时候,他的心就开始注意外因缘。所以一般人的心是愿力跟业力的夹杂,一般正常人都是这样的,这就是为什么他所创造的佛号有往生的愿力,也有下坠的生死业力。一般人他如果没有经过禅观的净化内心,调整内心,他创造的佛号一定是两种力量的,不是一种力量。两种力量,只是比例多少而已,一个是愿力,一个是业力,每一句佛号都是这样。

诸位!你把太多的精神放到今生,你只有增加这个佛号的下坠的力量,你让这个佛号的重量越来越重,对你临终很不利。如果你有志于往生极乐世界,你外在的因缘要慢慢地收了,因为这一块你能够改变的很有限了,你越攀缘,只会增长你的生死业力。

所以我们禅观与净土的基础篇,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内在的善根。什么叫基础?简单讲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现在都还没有谈到忆佛念佛,现在还没盖房子,现在是打基础。我们在基础篇讲两件事情:第一个,建立内在的善根;第二个,远离四种过失。内在的善根就是从“安住空性、调伏爱取、导归菩提”——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建立,你的心中内因缘要建立三种善根。

我讲实在话,你内心没有愿力,很难抗拒业力的。你说:我从现在开始,我都不管外在环境了,不可能的!你心里面没有主人,你的因缘一刺激你,你心一定会动的。所以你心中要有根,要有愿力。你心中先要有个家,先用这三种善根来建立你的家,把自己的心安住在内心。人生只是在实践你的愿望而已,你用愿望来引导你的生命。

所以前面的真正发心这一块,就是在你的心中建立一个坚固清净菩提本愿的家。

第二个持戒清净,远离四种过失。有些过失会创造很大生死业力,就是杀盗婬妄这四种过失。有些过失是不会创造业力的。比方说你喜欢喝咖啡,喜欢喝咖啡就去喝,它不会影响业力,但是你这个杀盗婬妄不是。所以基础篇它主要做一件事情,就是把你向外攀缘的这种外因缘的心,慢慢收回来,把你的心安住在内因缘,是做这件事情。你的心一旦以愿力来主导你,你所念的佛号就更有往生的力量了,剩下就是修皈依而已,后面的往生篇、念佛篇就很轻松了。

诸位!你基础篇没有打好,你佛号怎么念都不对,因为你根本有问题。你用攀缘心来念佛,你夹杂生死业力来念佛,每一句佛号都是生死业力,你那个“根”有问题,因地发心有问题,所以调整心态是忆佛念佛的很重要的基础。你心态调整正确了,你做好准备了,忆佛念佛其实很简单,但是你心没有收回来,你还是喜欢在外因缘活动,你佛号就很难念好了。你用强大的攀缘心来念佛,每一句佛号都有强大的生死业力在里面,你怎么到净土去呢?

所以我们基础篇,主要就是把我们向外攀缘的心收到向内安住,让我们的生命本来是活在业力,而转成活在愿力。净土宗能够往生,只有一种情况:你的生命是愿力强过业力,这种人才可能往生,没有第二种了,没有偶然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基础篇当中成就三种善根,远离四种过失,主要就是加强你内在的愿力,减少外在的业力,做这个工作。

好,那么远离四种过失,我们前面讲到婬杀两种重大的过失,现在讲盗戒。这四种过失都会启动生死业力,所以要远离。我们来看看盗戒的第一段,持戒功德。请合掌。

持戒功德: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好,这个地方的重点也是讲到“其心不偷”。其心不偷它不是说你没有这种偷盗的因缘,而是即便有偷盗的因缘,你的内在的善根,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会以愿力来引导你,你很自然地去调伏偷盗的这种攀缘心,就算有因缘让你偷,你也不想偷。你的生命已经由愿力来引导你的业力了,你那种克制力、调伏力、引导力已经坚固成就了,这种人,生死业力就淡薄了。即便没有断烦恼,没有断业力,但是业力已经是在一种沉淀调伏的状态了,所以说不随其生死相续,他的业力轻薄。这个是一种正面的赞叹持戒的功德。

佛陀再讲反面的。假设你今天克制不了你的偷盗,你老是在外面攀缘,放纵你的偷盗,在这个外因缘的活动,它的后果是什么后果?

看看第二段犯戒过失。请合掌。

犯戒过失: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着。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修习念佛三昧的人,我们经常在佛堂里面拜佛、念佛、诵经。

我们刚开始的修学也是希望能够往生西方,了生脱死。但是假设我们放纵偷心,你就增长生死业力,尘不可出了。

偷心,这个偷盗这一块我们解释一下。我们一般的五戒十善的偷盗,它的对象是偷财物,但这个地方不是。它的偷盗,他是一个修行者,他不是偷财物,是偷取三宝的功德,偷取三宝的这种清净的形相,这个后面会说明。这个人他放纵自己的偷心,即便他平常在佛堂做很多功课,但是他的后果必落邪道,因为他这种投机取巧的攀缘心,不断相续的活动,就把他在佛堂里面忆佛念佛的善业,转化成从邪道里面去得果报。

如果他这个人的善业力强,就转成上品精灵。这个精灵,牠的本位是一个畜生,但是牠因为偷取日月的精华,就转化成各式各样的人来作怪,叫精灵;中品妖魅。这个妖魅,祂的本位是个鬼神,但是因为祂经常偷取人的精气,所以祂就变成特别地长寿、特别地健康,色身也特别地庄严,这是妖魅;下品邪人。下品邪人他的本位是个人,他是作为精灵跟妖魅跟人类的一个互通的媒介,他是一个灵媒,因为他被前面的精灵跟妖魅这种诸魅附在身体上。

这三种人在因地的时候,都是有这种投机取巧的攀缘心,他们不断在外在的因缘活动,最后得到这个果报了。

这些徒众都有他的眷属,也都产生邪知邪见。他们认为自己就是无上的功德,把这种当功德想。也就是说他这种攀缘心,这种偷盗的攀缘心是非常坚固的,这是深生好乐,数数现行,深生好乐。好,这个是讲到最后的结果,是落入邪道了。

我们看佛陀对末法时代的一个预言。下一段,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佛陀的正法、像法时代,当然正气强,这些妖邪不敢出来活动。但末法时代因为众生的共业,正气薄弱,所以就提供了这些妖邪活动的空间,他的子孙就慢慢出来活动了。

他们是用什么方式活动呢?“潜匿奸欺,称善知识。”他把自己这种精灵、妖魅、邪人的本位掩盖起来,他以过去生的善业力,变现出一个出家相,可能是比丘、比丘尼的这种清净三宝的形相。他说什么事呢?他说自己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力、神通力。基本上他做两件事:

第一个,显现感应神通。他可能会经常告诉你一些事情,结果都是应验的;第二个,妄论吉凶祸福。用这个神通感应来判断你的吉凶祸福。他的目的是“詃惑无识,恐令失心”,他当然会讲一些好的事,他一定也会讲你未来一些灾祸的事,他用这种神通力来迷惑没有正知正见的凡夫众生,使令他失去了正念。譬如说你未来有什么灾难,你就必须拿钱出来消灾,所以他所过之处,很多人就被骗取了财物,而财物耗散。也就是说佛教的修学改变生命的痛苦,它本来是从内因缘改变的,结果它不是从内因缘改变你,它从外因缘去改变。

我们前面说过,外因缘它是一个既成的事实,没有人从生命的结果去改变的,它已经长成一个水果了,你怎么改变呢?你要改变从种子就改变了,你要改变你的因地。人生要改变要先发愿。那么这个“善知识”,刚好是错误的操作,他的操作方式跟佛陀操作方式完全不同。佛法是要我们先从内心忏悔、皈依、发愿去改变你的生命,是从内因缘去带动你的外因缘;结果这个人刚好相反,他没有要你从内心中去修忏悔、皈依、发愿,他要你拿钱出来,他用不可思议的方法直接改变你的结果,严重违背佛法的因缘观,从结果改变。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没办法改变,因为这根本不合乎缘起法,这个是错误的操作方式。

这个问题不是只有你被骗钱而已,它的问题更严重是在哪里呢?后面会说到。你亲近这种“善知识”,当然你的钱就花光了,但这个问题还不大,更可怕的是你养成一种错误的因缘观念,你会以为人生的改变是先从改变外因缘,然后再改变内因缘,他会给你一种错误的认知,这个糟糕了!他这个因缘法的操作,刚好颠倒。

佛法是要我们先改变内心。因为你外面的结果是过去的业力,你先求认命,认命以后你重新发愿,由内心慢慢慢慢去引导外境。结果他刚好相反,他直接改变外境,你这个人你该放逸继续放逸,没事,我来帮你处理。这个是一种错误的因缘操作方法——直接改变外因缘,那当然结果就是没有效果。这是佛陀预言末法时期,这种逆向操作因缘法的恶知识很多。

好,我们看下一段,佛陀的清净教诫。我们怎么样来判断一个善知识,我们看下一段。

佛教舍贪: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佛陀对于这种佛弟子,这种比丘,他们即将面临住持正法,统理大众的责任,身为一个领众修行的善知识,他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个,他必须“循方乞食,舍其贪爱,成菩提道”。循方就是他一家一家的、有次第的,不能选择性的去乞食,就是说这个人贪爱的烦恼要轻薄。作为一个善知识,他的贪爱要轻薄;第二个,他“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他对今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人生过客,透过今生来成就来生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