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般平静而又温馨地流逝着,祖孙三人每日都沉浸在那简单却无比快乐的生活之中。
为了让家里能有一份表面上过得去的收入来源,简一一开始动起了脑筋。
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决定在家中开设一家小小的裁缝店。
这家裁缝店不仅承接各种衣物的裁剪和缝制工作,偶尔还会夹杂一些从空间里带来的私活挂在店外,权当是装点门面之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原本只是用来凑数的物品竟然吸引了众多顾客的目光,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看到生意如此红火,简一一趁热打铁,又精心制作并添加了许多独具匠心的发饰、配饰等小物件到店里出售。结果同样大受欢迎,销售量节节攀升。
两个孩子对这家小小的裁缝店充满了期待与热情,时常兴致勃勃地待在店内帮忙。
简一一敏锐地察觉到他们并非仅仅是一时兴起,而是打心底里对这份“事业”真心喜爱。
于是,她便不再阻拦孩子们的参与,任由他们在店里自由发挥。
每当孩子们提出一些合理且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时,简一一都会虚心倾听,并认真考虑是否予以采纳。
而一旦她认可并采用了孩子们的主意,那便是这俩小家伙最为兴奋和开心的时刻。
尤其是当那些建议真正发挥出显着作用,为店铺带来更多收益或者改进效果的时候,他们内心的喜悦之情简直难以言表,仿佛整个世界都因这一刻变得格外美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传呼机悄然走进了村子。时不时就能听见从年轻人们腰间传来的清脆滴滴声,宛如一曲曲独特的乐章在村庄上空回荡。
与此同时,公用电话也进驻了村落,村民们拨打电话变得比以往便捷了许多。
不过,高昂的通话费用依然让人有些望而却步,但即便如此,它还是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便利。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现今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讲,这样的现象其实完全是能够被接纳与认可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摩托车开始逐渐进入村庄,就连三轮车也陆陆续续地出现在村子之中。这无疑为村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村里有许多人纷纷拿起简一一所制作的那些小巧精致的饰品前往县城兜售。起初大家并未抱有太大期望,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饰品的销售量竟然相当可观。
而简一一感恩村里人这些年对她的照顾,更是慷慨大方地将所有饰品的制作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由村长亢为民牵头组织起来的一众孤寡老人以及困难户们。
并且,他们对这些饰品实行了统一定价、统一回收的策略。具体的操作流程则是由村长亢为民和村书记李为国共同负责统筹安排,将其统一对外进行批发及销售。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与积累,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生意渐渐地成长壮大起来,最终成为了村里一项极具代表性的特色产业,并逐步向外辐射蔓延至周边的各个村落与家家户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