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了,母亲要抱走孩子,王盼娣拼死护住了她的孩子。
后来她的母亲看她闹得厉害了,就把另一个孩子也抱回来,扔给她,她才知道原来她生的是双胞胎。
虽然她很疑惑,但想到父母不可能让她养着别人的孩子,就以为自己感觉错了,因为中途她身体太弱,晕过去一会。
月子里要养着两个孩子,还要做家里没完没了的活,王盼娣吃不好睡不好,奶水就很少,孩子们饿的像小猫崽子,连哭的力气都没有,王盼娣生怕养不活。
她东家要一些米汤,西家要一些糊糊,外面再挖些野菜,煮点野菜汤,捉条小鱼,熬点鱼汤。
王盼娣艰难的把孩子们养到四岁,孩子们很乖,从能走的时候,就跟着她一起做活,伺候着家里的老老小小。
娘三个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还遭到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孩子们常常被骂野孩子,野种。王盼娣的名声也不好听。
厄运专找苦命人,王盼娣的身体终于累垮了,临死前,她让母亲找孩子们的父亲,想把孩子们托付给亢耀宗。
她的母亲想要讹一笔钱,就和大女儿王引娣带着两个孩子找上了亢耀宗。但奈何亢耀宗根本不承认。
母亲一气之下,和大女儿一人牵着一个孩子,卖给了人贩子,也就是赖新昌的手下。
可惜人贩子时运不济,被人发现,警察顺藤摸瓜,没有抓住上线,但抓住了提供孩子的王盼娣的母亲和王引娣。
孩子们被强制送回给了亢耀宗,亢耀宗无奈托人把孩子们送回了山西乡下。他没办法推脱,毕竟那个男孩的长相和他太像了。又因为警察的震慑,他反抗不了。
王招娣听闻母亲和大姐被抓,生怕牵连到她身上,熬了两天,担惊受怕,生生被吓死了。
再次醒来就成了二十一世纪的王招娣。
她想起来了王招娣的二姐的孩子们以后会有大出息,所以她想趁着现在孩子们还小,把孩子们笼在她的身边,以后即使她年华老去,也有个依靠。
她的身体由于这些年的糟蹋,已经失去做母亲的资格,别人的孩子终究靠不住。
她的二姐已经死了,孩子们的父亲也不要他们,以后她就是孩子们的唯一依靠,那以后他们出息了,发达了,还能少得了她的那一份吗?
做别人的小三终究不是个事,受别人的白眼,还要受原配的气!
原主能过得了这样见不得人的日子,她可不行。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她找人开着小车来到了山西乡下。
她千算万算,没有想过孩子们的奶奶还活着,并且把孩子们打理的很好。
两个孩子没有小说里说的,在他们来到亢家村的当天,他们的奶奶正好去世了。
由此,两个孩子背上了克亲的名声,村里虽然让他们住在曾经的奶奶家,但没有人愿意和他们来往。
村长亢为民没办法,只好时常过来看一下,用他们父亲给的钱,给他们买一些吃食和日常生活用品。
他们的父亲始终没有再回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