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每次来,只觉得周围的人多了些,却未影响到自己出行,倒也懒得多想。
前面十回,讲孙悟空的故事,张天做了一点点的改动。
张天参考了后世孙悟空在大部分人心中的形象,将一些凶残的内容删去,或者更改。
例如,还未讲到的第27回三打白骨精的情节,里面有一段话:
行者笑道:“师父,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很多人以这段话来说明,孙悟空曾经吃过人,极度凶残。
但又有人辩解说,这是孙悟空故意这么说,以吓唬唐三藏的。
张天没兴趣分辨其中的真假。
为了照顾小孩子,给他们保留一个美好的美猴王形象,就统统删除了。
到了这里,除了张天掺杂的一些知识外,还一片和谐。
以那两位过目不忘学子的能力,记住并不算难。
安佑帝每天都等着旁听的学子抄录下来,呈上给他看,看得津津有味。
甚至已经开始遵循戒律,修炼里面的基础功法了。
不再每天叫妃子侍寝,渐渐的,身体气色倒是好了不少。
但到了唐三藏出场的时候,众人就开始稳不住了。
张天借鉴了《大话西游》的唐三藏形象,将之改为一个极度啰嗦的人设。
动不动就道:
“虽然施主很真诚的看着贫僧,但施主有什么苦难,那也要开口对贫僧说呀。”
“只有对贫僧说了,贫僧才能了解施主的前因后果,才能帮施主化解厄难。”
“施主,你有话就说吧,不说的话,贫僧就等你说。有话你倒是说呀……贫僧就快说完了,说完之后,施主你就可以说了……”
“哎……施主……别走呀……”
小主,
此形象一出,小屁孩们是又气又爱。
纷纷骂道:“这唐三藏怎么恁得啰嗦,好想揍他呀。”
“我听爹娘说,和尚都是这么啰嗦的。”
“好像也是哦,我见过和尚念经,可厉害了,一个时辰都不带停嘴的。”
张天心中暗笑。
这样就可以水字数了。
原本一回的故事,因为有了一个啰嗦的唐三藏,硬生生水成三五回。
张天算了算,按此进度,等到自己讲完一百回的《西游记》,估计这批小屁孩都能通过蒙学了。
张天和孩童这边只是好玩,可苦了那两个过目不忘的学子。
过目不忘也是有限度的。
像张天这样,每次编排唐僧说话,都是一大堆啰嗦没有意义的话,想到哪说到哪儿。
想一字不差地记下来,简直是考验人类的极限,开始频频出错。
等到晚上,抄录给皇上案头的文卷都厚了许多,看得皇上也头大起来。
不禁怀疑,历史上那位唐三藏,真的说过这么多话吗?
高僧不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