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正躬身向赵构汇报着前线的情况:“陛下,利州西路的守军已经接连打退了吐蕃军队两次大规模进攻,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利州西路守军损失惨重,他们发来急报想要寻求支援。”
赵构用手捂着有些头疼的脑袋:“利州东路不是还有不少兵马吗,传令让他们支援利州西路,北边我们暂时和金国没有什么战事,速速派他们过去。另外你再挑选一个精干的文官,让他出使吐蕃,看看能不能避免和吐蕃人的大战。”
和秦桧说完后,赵构接着又对宰相张浚说:“给韩世忠和岳飞的调令有回信了吗?”
张浚:“回圣上,已经派出去三波人马了,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回信。”
赵构:“那就再派,我倒要看看这两个人敢不敢反叛出去!”
刚开始韩世忠和岳飞其实内心挺矛盾的,一个是新皇帝,一个是接受正统的旧皇帝,两人似乎都是大宋的最高统治者,但两人也都有着各自的问题。最好还是韩世忠替两人做了决断,他决定力挺赵恒,因为靖康之耻是宋国武人集团的耻辱,如今赵恒平安返回了宋国,那他们就要一雪前耻,重新效忠报效大宋,要学习宋太祖赵匡胤武力强国。
于是在韩世忠的大力斡旋下,宋国各地的将军们纷纷前来投靠赵恒,有的虽然人没来,但是一封封血书和誓盟信都派人送了过来。眼前的形势对于赵恒来说非常不错,但他又深深的担心,毕竟自己已经离开宋国好几年了,不知道和赵构到底谁得人心。
韩世忠对身穿黄色龙袍的赵恒汇报:“陛下,今日又得到了福州和泉州水师的来信,他们表示会全力支持陛下,到时候一旦情况有变他们会无条件听从陛下的调遣。除此外,我们楚州如今汇集的军队兵将们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人,有了这些兵马,陛下的大事指日可成。”
赵恒望了一眼南方临安的方向,叹了口气说道:“这次返回大宋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其实有时候想想九弟做皇帝也挺不错的,最起码他抵挡住了金军的铁骑继续南下,保住了大宋最重要的江南地区。”
韩世忠听到这句话有些急了,因为他和岳飞已经做出了选择,要是这时候面前这位反悔了,那他们的性命还不都地交代了?
“陛下三思,虽说您有被金人俘虏的过往,但是毕竟您才是大宋最合法最有权威的皇帝,如今您既然回来了,你觉得南边的那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你吗?”
赵恒知道韩世忠说的是实话,他沉思良久后缓缓开口:“去找懂礼法的官员,查看一下黄历,找个时间昭告天下吧。你说得很对,我才是大宋真正的主人,等平定了大宋内部纷争后,实在不行就让我这个九弟当个闲散王爷吧。”
自古以来,岁月悠悠,历朝更迭,但凡触及土地之根本,举措之推行无不步履维艰。这片广袤的华夏大地,是农耕文明悠远而深沉的摇篮,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先民们汗水与希望的印记,那份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宛若血脉相连,非外族所能轻易体察。
于是宋代这些富人们有了囤积土地的习惯,绅士与富户间悄然兴起了一场无声的比拼,不比金银珠宝之奢华,不较奇珍异宝之罕见,唯以土地之广袤为尺,衡量各自财富之丰饶。他们围炉夜话,谈及最多的,莫过于名下良田千顷,沃野无垠,那份对土地的执着与骄傲,如同秋日里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挂在心头,熠熠生辉。
从王家庄离开后,那些乡绅大户们也都在各自的圈子里商议了今日的事情,这里面有王举人这样的聪明人但是也有不少人选择继续观望,毕竟距离上次的王安石变法过去了没多少年,他们不信宋国皇帝会放任李振随意这么折腾不管的。
再将他的改革思想传达下去后,李振让岳鹏开着装甲车赶往安阳府,这里的事情交由不良和钱大壮应对就可以了。李振要到安阳府干一件大事,那就是开设边贸市场。
按说边贸市场都是由官方朝廷来统一负责安排的,但在这安阳府的地界,他李振就是官府。
在安阳府的门口处,孙掌柜和崔大可早早地等在那里,李振让他们上了车后,径直朝着知府衙门驶去。
李振问崔大可:“你和金人那边商量得怎么样了,他们会不会派人前来参加这次商贸会?”
崔大可好像有些晕车,但是他强忍着不适回答:“我专门跑到中都找的小王爷,他倒是非常支持我们开设边贸,就是提出来我们的商品太单一了,最好多弄一些物资过来,他表示会使用黄金和马匹等物资来进行交易。”
孙掌柜也开口道:“我这边将中粮油几乎所有的库存都弄了过来,除了粮食生意交给崔大可外,其余的酒水和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物资一应俱全,完全可以应对这次边境商贸。”
李振:“哈哈哈...好,这次我还要放开安阳府的商业税,对各地前来贸易的商贩们免除商业税和过路费,我就不信这么好的政策还吸引不过来他们。只要将安阳府的商业盘活起来,那整个安阳府都得跟着受益。”
此番李振的行事作风,较之往昔,宛若云泥之别,全然换了一幅天地。手执宋国天子赵构亲颁的圣旨,他仿佛被赋予了驾驭安阳府风云的尚方宝剑,拥有了在这片土地上自主施政的坚实后盾。只要他谨守分寸,不轻易扯起反叛赵构的旗帜,那么在这安阳府内,他便是无可争议的最高主宰,一言九鼎,万众归心。
此时的赵构也没有心思关心自己的这个妹夫,因为他在临安城的处境非常不妙。
自宋钦宗赵恒意外折返楚州,非但未循既定之路踏入临安,反而在那片古老之地驻足不前,此举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皇城司的密探,如同夜色中的幽灵,穿梭于权力的缝隙间,带回的消息令人心悸——韩世忠与岳飞麾下的勇士,纷纷向赵恒投下了效忠的誓言,忠诚的天平似乎悄然倾斜。
而更远处,那些盘踞一方的藩镇将领,他们的心思亦不再平静如水,暗中蠢蠢欲动,仿佛每一双眼睛都在窥视着皇权的宝座,渴望着那至高无上的权力。赵构,这位曾经稳坐龙椅的帝王,此刻却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脚下的基石正在一点点松动,那曾经坚不可摧的统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秦桧正躬身向赵构汇报着前线的情况:“陛下,利州西路的守军已经接连打退了吐蕃军队两次大规模进攻,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利州西路守军损失惨重,他们发来急报想要寻求支援。”
赵构用手捂着有些头疼的脑袋:“利州东路不是还有不少兵马吗,传令让他们支援利州西路,北边我们暂时和金国没有什么战事,速速派他们过去。另外你再挑选一个精干的文官,让他出使吐蕃,看看能不能避免和吐蕃人的大战。”
和秦桧说完后,赵构接着又对宰相张浚说:“给韩世忠和岳飞的调令有回信了吗?”
张浚:“回圣上,已经派出去三波人马了,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回信。”
赵构:“那就再派,我倒要看看这两个人敢不敢反叛出去!”
刚开始韩世忠和岳飞其实内心挺矛盾的,一个是新皇帝,一个是接受正统的旧皇帝,两人似乎都是大宋的最高统治者,但两人也都有着各自的问题。最好还是韩世忠替两人做了决断,他决定力挺赵恒,因为靖康之耻是宋国武人集团的耻辱,如今赵恒平安返回了宋国,那他们就要一雪前耻,重新效忠报效大宋,要学习宋太祖赵匡胤武力强国。
于是在韩世忠的大力斡旋下,宋国各地的将军们纷纷前来投靠赵恒,有的虽然人没来,但是一封封血书和誓盟信都派人送了过来。眼前的形势对于赵恒来说非常不错,但他又深深的担心,毕竟自己已经离开宋国好几年了,不知道和赵构到底谁得人心。
韩世忠对身穿黄色龙袍的赵恒汇报:“陛下,今日又得到了福州和泉州水师的来信,他们表示会全力支持陛下,到时候一旦情况有变他们会无条件听从陛下的调遣。除此外,我们楚州如今汇集的军队兵将们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人,有了这些兵马,陛下的大事指日可成。”
赵恒望了一眼南方临安的方向,叹了口气说道:“这次返回大宋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其实有时候想想九弟做皇帝也挺不错的,最起码他抵挡住了金军的铁骑继续南下,保住了大宋最重要的江南地区。”
韩世忠听到这句话有些急了,因为他和岳飞已经做出了选择,要是这时候面前这位反悔了,那他们的性命还不都地交代了?
“陛下三思,虽说您有被金人俘虏的过往,但是毕竟您才是大宋最合法最有权威的皇帝,如今您既然回来了,你觉得南边的那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你吗?”
赵恒知道韩世忠说的是实话,他沉思良久后缓缓开口:“去找懂礼法的官员,查看一下黄历,找个时间昭告天下吧。你说得很对,我才是大宋真正的主人,等平定了大宋内部纷争后,实在不行就让我这个九弟当个闲散王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