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沈的血气,与仲达公结盟(2 / 2)

泰始二年(266年),王沈去世。司马炎穿孝服哀悼,赐棺木朝服一套、衣一套、钱三十万、布百匹、葬田一顷,谥号为元。

第二年,武帝追思王沈的功勋,下诏说:“表扬过去的行为,是为了崇尚贤者,为后人树立榜样,慎重对待死者而不忘前人之功,则会民德淳厚教化兴隆,已故散骑常侍、骠骑将军、博陵元公王沈,行循礼而居身正,心思清廉而纯粹,胸怀经纶典籍,才识博通。

入居侍中纳言之位,出掌监牧方岳之任,献谋略于朝廷,宣德威于州郡。立国后设官爵,首登公辅之位,统领朝中大事,出负朝廷使命,有护卫辅佐国家之大功。

现赠王沈为司空公,以推崇平生,使身没而名不朽。又生前因辅助之功,当受郡公之封,恳切辞让,嘉奖其辞让之德,不改其志,可以郡公官品送葬。王沈平素清俭,不营产业。可使所领士兵作屋五间。”

子王浚嗣爵,后王沈夫人荀氏死,准备合葬,见王沈棺木已腐朽,又赐棺木一副。咸宁年间,又追封王沈为郡公,王沈这一路都是靠那一次的出卖曹氏得来的,

若不是如此即便是他再有才干,司马氏也不可能如此器重、厚待他,让他做到少有人能享受到的生荣死哀,当然即便是他也修了一部史书,但也避免不了他的遗臭千年了,

因此前些日子身在洛阳的曹爽接到雍凉的奏报之时便也没有什么将王沈几人赎回的心思了,毕竟这样一个人留在曹魏也是一个很大的祸患,既然如此还不如就让王沈留在蜀地祸害蜀国便好了,

一同被扶着上楼的陈广钦赶紧开口劝道:“处道、孝先啊,我等都是从西平郡过来的同僚,到了蜀中总是该团结和气一些的,不该在此时内斗,当合作共赢,这样我等才能在蜀地一日好过一日嘛。”

褚磓亦是在楼梯最下端停下脚步道:“二位且听我一句劝,广钦兄说得对,此时我等不宜内斗,若是我等内斗得便宜的便是荆州、益州两派的人,我等可是讨不到任何的好处啊,还是团结合作为好,

然我等初从西平而来,光靠我等四人在成都恐难很好立足,不若我等明日再去仲达公府上一趟,

与他结盟,让他做我等的盟友罢,以仲达公的老谋深算,必能带领我等在蜀国也混得风生水起的。”

听得褚磓之言,王沈没有继续与郭修争执,点头道:“褚磓言之有理啊,汝等看看,还是褚磓有谋略,这提议不错,吾等明日便去准备些礼物去仲达公府上走一遭,但愿仲达公能接见我等。”

陈广钦开口道:“请仲达公来当我等的领袖可是可以,毕竟我等都是从魏国过来的,但就这样贸然前去恐怕不妥,朝中那些与我等这些降臣不对付的人借机上奏找我等的麻烦,不先送去拜帖直接便去也有些唐突了。”

王沈道:“哎,不妨事的,广钦多虑了,现在事急从权,只有日后多注意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