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她神态自若,言辞犀利地回应道:“长宁皇姐所开办的工厂,其对于我大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在座的各位大臣对此远比本宫更为清楚明了。
倘若诸位真心希望大周能够日益强盛,那就绝不能固步自封,唯有广纳贤才,不分男女,方能汇聚众人之力,推动大周成为最强的国家。”
紧接着,谢清雅五人与大臣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气氛异常紧张热烈。
不过,谢清雅五人是有备而来的,在这四年间,她们早已暗中拉拢了不少朝中大臣。这些大臣在关键时刻纷纷站出来为她们说话,使得局势逐渐朝着有利于她们的方向倾斜。
最终,经过数轮精彩绝伦的辩论交锋之后,这场争论以谢清雅等人的胜利圆满收场。
期间,弘文馆的山长徐茂亲自率领着众多弘文馆的学子们齐刷刷地跪倒在了宫门外。他们义正言辞、慷慨激昂地不断宣扬着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旧观念,并声称女子入学堂并不符合纲常伦理,恐危害江山社稷。
面对如此汹涌的舆论压力,宣德帝为了平息众人的争议以收服民心,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郑重地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给予半年的时间给到上雍第一学校以及弘文馆。
半年后,上雍第一学校的那些女学生将会与弘文馆的学子们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竞赛。倘若最终女学生能够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之中胜出,那么关于反对女子入学读书等相关事宜就再也不许被人提起。
弘文馆的山长徐茂对于男学子可谓是充满了十足的信心,男学子们一定能够轻松击败那些初出茅庐的女学生们。
因此,当听到这个决定时,徐茂毫不犹豫且非常爽快地应承下了这场看似平静却暗藏波澜的无形较量。
***
离上雍城外的几十里地。
一支气势磅礴的队伍正缓慢前行,为首的是一位身姿挺拔如松的少年,他稳稳地骑坐在一匹高大威猛、毛色乌黑发亮的骏马上。
在这位少年身后,紧跟着一群神情严肃的士兵和几位随行的将领。
其中一名中年男人抬头望了望天,阳光有些刺眼,他眯起眼睛,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然后策马向前靠近那位少年,并开口说道。
“少将军,此时已经过了午时啦,现下大伙都已是人困马乏啊!眼下距离都城也不过就剩下区区几十里而已,若不在此先休整一番,补充些体力,您意下如何呢?”
那少年闻声扭过头来,目光迅速扫过身后的士兵们,不少人已经面露倦容,但仍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前进。
少年略作思索后,用力一拉缰绳,让胯下的骏马停下脚步。接着,他环视四周,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片开阔平坦的草地,非常适合扎营歇息。
于是,他果断地下令道:“全体听令!就在此地暂且休息!”
随着命令下达,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动作整齐划一,有条不紊。
有的忙着将马匹牵到一旁,仔细检查它们的状况并给予精心照料;有的则迅速收集干柴枯草,准备生火做饭。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却又秩序井然。
这时,那少年敏捷地翻身下马,一袭黑色的披风迎风舞动,猎猎作响。他身材修长健硕,步伐沉稳有力。
走近一看,只见他剑眉斜飞入鬓,星眸璀璨如寒星,高挺的鼻梁犹如山峦耸立,紧闭的双唇透露出坚毅与果敢。
由于长期征战沙场,风吹日晒雨淋,他原本白皙的肌肤变成了健康的古铜色,更增添了几分男子气概。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周瑾川。
“少将军,您已经许久未曾回到上雍了,想必将军夫人一定会对您十分高兴呢。”
听到身旁传来声音,周瑾川扭头看去,好兄弟郭副将正一脸笑意地看着他。尽管周瑾川的面庞上并未显露出过多的神情变化,但从他那略带几分无奈的语调之中,还是能够感受到一丝别样的情绪。
小主,
“母亲她……恐怕未必只是高兴我回京。”周瑾川轻轻地摇了摇头。
郭副将自然是清楚他心中的无奈究竟源自何处,于是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少将军,这成亲可是人生一大喜事啊,您怎反倒愁眉不展起来了?”
然而,面对好友的关切询问,周瑾川却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只是冷冷地吐出两个字来:“一边去!”
郭副将见状也不以为意,嘿嘿一笑应声道:“好嘞!”然后便如脚底抹油般迅速溜到一旁去了。
待他走后,周瑾川缓缓抬起头来,遥望向都城所在的方向,目光深邃,在心底暗自思忖着:“阿萱那丫头,到底愿不愿意嫁给我啊……”
当年周、顾两家曾为周瑾川和顾瑾萱定下过口头的娃娃亲。因此,在前些年顾瑾萱行过及笄之礼后,周夫人便迫不及待地修书两封分别寄给远在边疆的周瑾川以及其父亲。
信中的内容无外乎是催促二人尽快返京,以便早日将两人的婚期给定下来。期间,周瑾川始终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来拖延此事。
他此次回京,乃是受到宣德帝的暂时调任回到上雍,其职务已经有了新的安排,但必须留在上雍待命。
如此一来,这桩婚事必然得提上日程了。
对于周瑾川而言,他的心间唯有国家与天下,至于那儿女情长之事,他实在兴致缺缺。无论最终迎娶哪位女子,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
倘若顾瑾萱心有所属不愿意嫁给他,他自然也会尊重她的抉择。只可惜,顾瑾萱至今尚未给出一个明确肯定的答复,这不由让周瑾川不禁心生烦恼,暗自思忖着明日回到府上该如何应对母亲喋喋不休的追问呢?
想到此处,他不禁长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