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决定放弃任务(2 / 2)

抠神 萧瑟良 1852 字 1个月前

可是,足足六百三十点积分,这甚至超过程煜手中积分的百分之十,程煜又怎么能够轻易放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程煜甚至感觉自己从神抠系统这里赚取生命时长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毕竟他只用了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就为自己赚取了接近两年的生命,按照这样的速度,哪怕再放缓一些,十年以后或者十五年以后,赚取到足够一个普通人类正常生命长度的生命时长,似乎也并非难事。

可是现在区区一个初级任务,就要让程煜放弃多达四十多天的生命,他心如刀绞。

不行!不能为这种事情心疼,面对极度的危险,闹不好就是直接丧命的任务,相比较起来,这四十多天的生命仿佛也不算什么。

程煜暗下决心,反正只要他二十四小时不去点阅任务内容,系统就会自动判定他任务失败,而此刻还没有进入到任务时长内,他也无需归还任何任务时长,只需要被扣除四十二天的生命就可以了。

扣就扣吧,还好只是十分之一的积分,并且通过程煜的力争,无需扣除积分,而只需要扣除相应的生命时长就可以。甚至程煜为此还得到了额外的一百点积分,整个这么算起来,这次任务貌似也只是损失了三百三十点积分而已。

两害相权取其轻,这破任务,老子不做了!

程煜暗下决心。

吴竞还在缓慢的叙述着:“李工的母亲是在他失去消息之前去世的,相比起来,他母亲似乎还算死的安慰一些,毕竟,当时李工就在她的身旁。而他的父亲,就没那么幸运了。

李工从研究所辞职之后,他的妻子一开始还觉得他的选择十分正确,可当发现李工竟然无法获得一份很好的工作,哪怕他想要回到校园,成为一名讲师都不可得之后,选择了跟他离婚。

当时他们已经有了个孩子,李工想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但他的前妻却不肯放手。那个时候,他们的孩子还不过三个月大,这种还在哺乳期的孩子,只要母亲有主张,基本上都是会无条件的判给母亲的。尤其是李工当时还是那样一个窘迫的环境。

李工那会儿很消沉,工作又是他极为不擅长的。我去找过他的前妻,他的前妻哭着说,说她总不能跟着一个连妻儿都无法照料的男人生活下去吧。我无言以对。

这的确是个很艰难的选择,换成是我,可能也会如此。可是,李工会从研究所辞职,也是因为妻子怀孕了,他想要给妻儿以及自己的父母,争取一份更好的生活啊。谁能想到结果更坏呢?

之后的一年多,我工资的三分之一都用来接济李工了,可李工依旧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供其发挥,堂堂一个博士,居然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程煜已经不想再听下去了,毕竟,他内心已经决定了放弃这个任务。

那么,如果能够找到替代者,接手并继续那些潜力巨大的研发项目最好,没有,也只能作罢。

不过吴竞一直在说,程煜也就尽职尽责的为他捧哏。

“怎么会这么惨?不管怎么样,他也是个一直在第一线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就算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学接纳他,让他成为一名讲师总不会有什么难度吧?难道是李工这个人很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

吴竞摇了摇头,长叹一声,说:“李工的沟通能力丝毫不弱于他的专业能力,否则,他又如何让人明白他的构思?这事儿,唉……真是一笔糊涂账。”

程煜随口问道:“到底是什么情况?”

“李工辞职的时候,陈所亲自挽留,未果之后才把他的辞职报告递交了上去。

我不是说过么?上头刚好换了个并不懂专业的领导,他二话不说就批复了,后来甚至认为李工根本不配作为总工程师。

但是这个印象,在李工离开之后大约半年的时候,被彻底改变了。

因为,我们当时手头的研发项目,都因为李工的离开,构思和架构都无法圆满的进行下去,导致不得不停下几乎所有项目。

陈所很着急,那位领导也慌了。于是,那名领导想要让李工回来,但当时李工正跟前妻打离婚官司,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根本没心思理会他。

那位领导甚至以部委的名义发文,表示李工辜负了国家的培养,说的很严重,说李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这份文件几乎传递给了所有有可能成为李工下家的国有单位,这才导致了李工后续根本没有单位愿意接纳他的局面。”

程煜听得一愣一愣的,作为一个小学毕业就去了美国读书的香蕉人,他对这些事情还真是不太能够理解。

“可当时是那位领导批准他离职的啊,国有资产流失他也有责任吧?”

“他当时也被撤了职,但不久又换了个岗位,继续做他的领导。”

程煜无语。

这算什么撤职啊,根本就是调动吧。反正他也不懂科研,而且管这块的几乎都算是清水衙门,换个岗位,那个领导只怕心里还巴不得呢。

他倒是因祸得福了,可李大力却……

程煜由此想起母亲宁可竹以前跟自己聊天时说起的话题,说是什么铁路部门某地的领导,因为高铁撞车的事件,下了台。但不久之后在魔都又发生了一起地铁重大事故,大家一看,好家伙,这不就是当年因为高铁事故下台的人么?怎么又换了个嗯高铁差不多的单位继续上岗了?

这还不算完,他后来更是成为了铁道部的副部长,直到铁道部被撤销,成立铁路公司才算是离开了轨道交通部门。

“这还……真是艹他妈啊……”程煜感慨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