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登月的意义4(1 / 2)

大唐时空节点。

长安太极宫。

李世民之前也有过了解产业链之间的关联性作用。

但此刻看到航母的配套产业企业的数量后,顿时也对做大产业链能带来的好处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咱们现在大多数工厂都是独立生产,并没有形成规模的产业链,这些都需要朝廷从中去引导,或者以政策,或者以大项目。”

“我想后世这种大基建的项目,和登月这种大项目就是如此运作的。一旦成功,那么受益的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更是许多关联部门。”

房玄龄若有所思了一番后,开口说道。

他对这些确是有过思考和研究的。

就像东北钢铁工业的规划,他就参与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从上游原料到下游成品他都有实地考察研究。

“登月这样的高科技密集型的项目一旦成功,那么技术进步是必然的,而且还能带动产业升级。这简直是太理想,太完美了。”

长孙无忌看到天幕说到这里后,不禁感慨出声。这么一看,那全是好处啊。

“哦。没错了,导航就是靠的卫星定位,有了它,后世人走到哪里都不迷路,难怪军队的武器想打哪里就打哪里。三哥家打不中目标估计就是定位的卫星不行吧。”

李孝恭看到卫星定位的字眼后,一通联想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我记得农业大摸底,那个蔓越莓不是上太空育种吗?这也是航天技术的反哺吧。”

杜如晦笑过后想到了这个事。

“所以不管怎么说,技术的事不能看轻,整个社会都是靠着技术的进步来推动。我觉得到了后世这种科技,技术不向太空突破,估计也就到头了。”

李世民强调了科技的作用。

“无人驾驶就是人工智能的运用吧。太神奇了。”

长孙无忌看得眼花缭乱,心说以后怕真的是所有事都让这人工智能给干了。

“技术专利,还真没得说,登月成功了,这肯定能诞生好多。这不正是制定新的标准的时候吗?”

房玄龄想到之前一带一路的视频还说要制定新的标准,真要登月成功了,那么太空标准由华夏定义,那就真的是一步登天了。

由此来看,专利费反而都只是一个搭头了。

“掌握了标准,后来者想进来玩都得守我的规矩,这怕才是后世真正想要的。”

李世民听到制定标准的话后,立刻觉得登月这事必须由华夏来完成。

天幕继续播放。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月球的军事价值,传统的军事立足于陆地、海洋和天空,却没有人注意到在我们的头顶还有一片土地,它几乎成为了人们的一个盲点,那就是月球。”

“试问,如果华夏能够完成载人登月和月球殖民,并将华夏的军事力量转移到太空上,那又该是何等的场面?”

“它将比人类的现有的任何一种武器都可怕,也更具威慑力。”

“从月球发射的导弹是无法被拦截的,蓝星上的军事力量也无法对月球上的军事基地发动有效的还击。”